問題1.
在網路上很清楚看到鄭曼青先生教學影片,但是都無法學到呼吸的方式,即何動作是吸,何動作是呼。幾乎所有其他教學的片子都不提這點,令初學者無所適從。
【薪傳總會回應】
(1). 基本上鄭子太極拳37式都是主張自然呼吸,依每個人之肺容量該吸就吸、該呼就呼,千萬不要憋氣。有一句話說『在氣則滯』,太在意呼吸反而會有不良的效果。
(2). 只要按照鄭子太極拳37式的規格練習就會帶動內呼吸,如屈膝落胯自然會帶動呼吸靜慢細長,『形開氣合』比較開展的動作自然會帶動呼氣。
問題2.
提手上式跟手揮琵琶除了左右不同,其他有何區別?
【薪傳總會回應_台南市薪傳邱建霖理事長與台南市南瀛薪傳周澄傑理事長】
(1). 外型比較明顯的差異在於手的高低:
提手上式有個上字,顧名思義在動作最後一動兩手隨轉腰往內合時,右手有個上挑的動作,故其定位時右手腕齊肩高,左手掌高度從側面看是對齊右手手肘處。
手揮琵琶則是最後隨轉腰兩手內合時沒有上挑動作,故兩手掌高度上基本上是齊平的,左手掌略高於右手掌,高度大約在胸腹之間。右手掌心對左手手肘。
(2).其他細微差異則是:
A.兩腳尖角度-提手上式兩腳尖成90度(左腳全實,左腳尖朝向正左方;右腳全虛、足跟沾地,右腳尖朝向正前方),手揮琵琶則是(左腳全虛、足跟沾地,左腳尖朝向正前方;右腳全實,右腳尖朝正前方向外約80度),。
B.腰胯差異-提手上式定位時身體盡量落胯轉正,手揮琵琶則是微側。
C.兩腳間距-提手上式定位3分之1肩寬,手揮琵琶則是半肩寬。
問題3.
白鶴亮翅跟退步跨虎區別在那?
【薪傳總會回應】
白鶴亮翅右手掌心向外在右額角旁。
退步跨虎右手掌心向前、立掌位於右肩外側,手腕齊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