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研討會
2012 Conference
2012 Conference
左翼文學工作坊: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
English title will be "Literary Cosmopolitanism and Internationalism"
2012.10.29 中國文哲研究所
本工作坊徵文對象以近現代文學文化研究博士論文為主。發表論文的博士生將閱讀彼此的論文,並於工作坊中相互提供意見。由本研究室四位老(李歐梵、彭小妍、楊小濱、陳相因)師擔任共同指導。
主辦: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華文與比較文學協會/ The Association of Chinese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CCL)
本研討會的召開,是由中研院文哲所與奠基於美國的華文及比較文學協會(ACCL)合辦,目的是因應當前華語文化顯而易見的全球化現象,將華語文化這個概念問題化:華語文化的傳播已在海內外無遠弗屆,同時呈現明顯的跨國現象,不同社會政治實體內的華語生活圈所展現的文化特色,已經影響及全球各地的文化政治及經濟操作。更重要的是不斷蛻變當中的全球華語文化,影響了我們對傳統中國文學、哲學及社會價值的重新解讀與評價。華語文化與當前的數位文化媒體亦息息相關,包括文學、電影、音樂、表演藝術、多媒體藝術、裝置藝術、紀錄片等諸方面的文化表現與產業,均產生巨大變化,不但影響了全球的視聽文化產品,而且改變了視聽文化產品的消費方式與價值評估。此次文哲所與 ACCL 聯合舉辦的研討會,聚集了國內外相關學者,針對相關議題發表論文,使華語文化研究更上層樓。
本研討會除了主題演講,共分十二場,每場分A、B兩個會場同時進行,共發表八十餘篇論文。在會中諸學者以文學、文化文本為檢視對象,探討「全球華語文化」(global sinophonia) 的定義及其延伸意義。我們並特別邀請了三位京劇及舞台劇的編劇現身說法,另有三位京劇、崑曲、豫劇的演員現場示範唱功及作工,參與會議的學者們都大開眼界,嘆服中華戲劇文化的精緻圓熟及在台灣的創新。兩位新加坡華語導演說明新加坡政府的電檢制度,如排擠閩南語等方言、以及禁止新加坡式英語出現電視螢幕等;他們在會中播放自己的影片剪輯,贈送他們剛出版的漫畫《點心俠》,學者們發言踴躍,氣氛熱絡,紛紛表示期待在課堂上增加新加坡華語電影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