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enriquelopezgarre from Pixabay
羅馬書生命讀經追求
第十四週 第27~28篇
(讀經:羅馬書十四1~12)
第14週.第四日
第二十八篇 在接納信徒上的變化(一)
綱目
壹 照著神的接納,不照著道理的觀念
讀經:
羅十四1~9
禱讀:
羅12:2
不要模倣這世代,反要藉著心思的更新而變化,叫你們驗證何為神那美好、可喜悅、並純全的旨意。
生命讀經:
羅馬書的福音很美妙。在前十一章,保羅很完全的說到稱義、聖別、得榮和揀選。我們若讀這主要的四段,就會看見神幾乎完成了祂所要作的一切。在一至十一章,我們看見了神的創造、人的墮落、基督的救贖、神的稱義、以及與神和好。不但如此,保羅向我們揭示了與神聯合、聖別的生命過程、以及得榮。保羅也引導我們進入神一切行動的源頭-祂愛的心。保羅也引導我們進入神揀選的密室,在那裡我們看見了祂的經綸。我們看見了何等的全景!想想我們所經過的一切項目:神的創造、人的墮落、神的救贖、稱義、和好、聯合、聖別、得榮、愛與揀選。雖然這些項目都很美妙,但沒有一項是神工作的終極完成。
神工作的終極完成乃是召會生活。撒但是狡猾的,使許多親愛、尋求的基督徒甚至恨惡召會這辭。許多基督徒高舉聖別和生命,卻似乎將召會撇在背後,不在意召會,甚至反對召會。他們多半持守錯誤的觀念,認為召會不是為著現在,乃是為著將來。因此,每當我們談論召會,就碰到難處。這是仇敵的狡猾。大約二千年前,主耶穌應許祂要快來;但祂還沒有來,因為召會沒有豫備好。主在馬太十六章十八節所題那正確建造的召會在那裡?沒有正確豫備好的召會,主耶穌就無法回來。祂的回來需要兩件事:以色列國的復興和召會生活的恢復。你若明白豫言,就會領悟這兩件事是主的回來最大的兆頭。以色列國的復興和召會生活的恢復,是主的回來所需要的。沒有這豫備,主就不可能回來。在主的恢復裡,我們正為著祂的回來豫備道路。我們每天在報紙上都讀到中東的事件;那裡所發生的一切,都是為著以色列國的復興作豫備。雖然我確信主正在中東作工,但我也相當關切祂在我們中間的工作。祂對召會所作的工,必須與祂對以色列所作的工配合。因此,我們必須專注於召會生活。
保羅經過了十一章聖經的講論以後,在羅馬十二章來到終極的點,就是召會生活。我們已經看見,保羅用五章聖經說到召會生活。我先前曾指出,關於召會生活這段,開頭非常特別,保羅說,『所以弟兄們,我…勸你們。』(十二1。)保羅勸我們為著召會生活,將物質的身體實際的獻上。保羅勸我們為着召會生活將身體獻上以後,往前到我們這人的第二部分,就是我們的魂,並且向我們說到我們需要藉着心思的更新而變化。(2。)我們的魂需要在性質和形狀上,徹底、根本、並新陳代謝的改變。我們的全人需要為着召會生活的緣故有所改變,因為任何天然、凡俗、屬世、或時髦的東西,都不適合於身體生活。我們需要藉着神聖生命元素內裡的工作,而有新陳代謝的變化。我們需要在我們的思想、情感、和意志上徹底的翻轉過來。一旦我們在全人裡面經過這種新陳代謝的變化,我們就會適合於召會生活。不僅如此,一旦我們的身體獻上了,我們的魂藉着心思的更新而變化了,我們的靈就需要火熱。我們的靈必須焚燒。我們若有這一切品質,就會出於生命的長大,而有在生命中恩典之恩賜的顯明。不同的恩賜和功用會開始出現。我們不可像所謂教會裡的教友;他們到禮拜堂去,坐在椅子上像死的肢體一樣,毫無功用。這樣的人絕不能有分於召會生活。召會生活裡的人,必須將身體獻上,魂藉著心思的更新而變化,並且靈裡火熱。這樣,必需的恩賜就得以運用,我們就會有召會生活。
為著正確的召會生活,我們需要正確的基督徒生活。所以,從十二章九節開始,繼續到十三章十四節,保羅說到正常的基督徒生活。我們看過,在羅馬書這段,保羅說到許多點:我們對神、對同作肢體者、對自己、並對我們的逼迫者的態度和行為;我們對政府和神所設立之權柄的態度;愛的原則的運用;以及對肉體的爭戰。要實行召會生活,我們需要有正常基督徒的日常生活,就是一種配合召會生活的生活。我們需要將身體獻上,魂得變化,心思更新,靈火熱,並且恩賜得運用。因此,在十三章末了,召會生活描繪出來了,基督徒生活也充分說明了。然而,這裡還有一個很大的需要。我們必須顧到接納聖徒的事。在接納聖徒的事上,我們需要運用鑑別力;這鑑別力是來自實行召會生活並過正常的基督徒生活。我們若不清楚接納信徒的事,就會破壞召會生活,使其變得支離破碎。我們會像一個人,在許多細節上照顧自己的身體,卻忽略了一件足以致命的事。我們對接納聖徒若不謹慎,召會就會受殘害。四十多年來,我在召會生活裡見過許多親愛的聖徒,他們宣稱看見了身體,但不久以後,就為着道理而分裂,破壞召會,並使自己從召會的交通斷絕。他們剛接觸召會時說,『阿利路亞,我看見了召會。』但幾個月後,他們成了異議者。所以我說,我們對於正確的接納信徒,必須非常謹慎。
我們要接納在主裏與我們同作信徒的,就需要變化。我們若仍是天然的,就不能與別人相處。事實上,照著我們天然的個性,我們甚至無法一直與自己一致;我們都與自己相爭。因此,任何留在天然個性裏的基督徒,很難與別人相處。接納聖徒需要變化。我信保羅在羅馬十二章二節說到藉著心思的更新而變化,不但管治關於實行身體生活的這段,也管治與召會生活有關的其他各章。變化管治十三章裡的項目,也管治十四至十五章的一些方面。倘若我們沒有變化到至少某種程度,我們就不能與其他的信徒是一。雖然我們也許與他們一同聚會,但我們不能與他們交通,或將自己向他們敞開。我們若將自己向他們敞開,末了就會與他們相爭,因為我們沒有變化,並且在我們的觀念、行為、和我們一切所是所作上,都十分天然。因此,要接納與我們同作信徒的,我們需要變化。羅馬十四章全章和十五章的一部分,專講這事。我們將會看見,保羅是就著五個主要的點,論到接納信徒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