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enriquelopezgarre from Pixabay
哥林多後書生命讀經追求
第96週 第53~54篇
(當篇讀經:林後十一16~33)
第96週.第五日
第五十四篇 保羅爲他使徒權柄的表白(五)
當日讀經:林後十一21~33。
哥林多後書第十一章
四.藉著他被迫的誇口 十一16~十二18
1.誇他的身分、勞苦和患難 十一16~33
21我自賤的說,我們從前太輭弱了!然而,我愚妄的說,人在何事上勇敢,我也勇敢。22他們是希伯來人麼?我也是。他們是以色列人麼?我也是。他們是亞伯拉罕的後裔麼?我也是。23他們是基督的執事麼?我瘋狂的說,我更是!論勞苦,是更多的;論下監,是更多的;論鞭打,是過重的;論冒死,是屢次有的。24我給猶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減去一下;25給棍打了三次,給石頭打了一次,遇著船壞三次,在深海裏過了一晝一夜;26屢次行遠路,遭江河的危險、盜賊的危險、同族的危險、外邦人的危險、城裏的危險、曠野的危險、海中的危險、假弟兄中的危險;27勞碌辛苦,論警醒,是多次的;論飢渴、論不食,是多次的;論寒冷和赤身─28除了沒有題起的事,還有為眾召會的掛慮,天天壓在我身上。29有誰輭弱,我不輭弱?有誰絆跌,我不焦急?30我若必須誇口,就要誇我輭弱的事。31主耶穌的神與父,就是那當受頌讚直到永遠的,知道我不說謊。32在大馬色,亞哩達王手下的提督,把守大馬色人的城,要捉拿我,33我就從窗戶中,在筐子裏給人從城牆上縋下去,逃脫了他的手。
保羅與熱中猶太教者的比較
禱讀:
林後11:23 他們是基督的執事麼?我瘋狂的說,我更是!論勞苦,是更多的;論下監,是更多的;論鞭打,是過重的;論冒死,是屢次有的。
林後11:30 我若必須誇口,就要誇我輭弱的事。
生命讀經:
保羅與熱中猶太教者的比較
保羅在二十一節也諷刺的說,『我自賤的說,我們從前太輭弱了!然而,我愚妄的說,人在何事上勇敢,我也勇敢。』保羅在這裏似乎是說,『我把我的地位、尊崇與榮耀全忘了。我乃是自賤的說。我不在乎你們把我想成怎樣。我說話如同向來是輭弱的一樣。』保羅接着把自己與熱中猶太教的人作比較,說他也是希伯來人、以色列人、亞伯拉罕的後裔、基督的執事。
我們在這幾節看見保羅與熱中猶太教者的比較。保羅在二十三節說他更多勞苦,更多下監,受鞭打是過重的,冒死是屢次有的。保羅在二十四至二十五節說,『我給猶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減去一下;給棍打了三次,給石頭打了一次,遇着船壞三次,在深海裏過了一晝一夜。』二十四節的鞭打,是從猶太人來的,二十五節的棍,是羅馬人所使用的。(徒十六22~23。)保羅遇着船壞三次,而這三次,不包括在米利大(一般認爲是馬爾他,Malta)的船壞事件,並未記在行傳裏。熱中猶太教的人當然沒有遭遇這些事。在這些事上他們與保羅是無法相題並論的。
林後十一章二十六節說,『屢次行遠路,遭江河的危險、盜賊的危險、同族的危險、外邦人的危險、城裏的危險、曠野的危險、海中的危險、假弟兄中的危險。』這裏所說的這類江河,由於山間溪流的暴漲,或乾旱河床的氾濫,容易突發劇變。這一節所題的盜賊,是指在小亞細亞高原和沿海之間的山區居住的民族,以搶劫聞名。二十六節的假弟兄,主要指熱中猶太教的基督徒。
二十七節繼續說,『勞碌辛苦,論儆醒,是多次的;論飢渴、論不食,是多次的;論寒冷和赤身。』不食在這裏與辛苦並列,必是指由於缺乏食物,非自願的禁食;因此這與飢餓不同。飢餓是指無法得着食物的光景;非自願的不食,是指貧窮的光景。寒冷是由於氣候和衣著不足;赤身是指衣著不足,或由於鞭打、船壞而赤身。
保羅在二十八節說,『除了沒有題起的事,還有爲眾召會的罣慮,天天壓在我身上。』這一節的『壓在我身上』,原文的意思是有許多東西壓在身上,指許多掛心的事壓在保羅身上。這是指爲着眾召會掛心的事。沒有題起的事,是指二十三至二十七節所沒有題起的事。
二十三至二十八節所題起的事,將近三十項。其中只有兩項─勞苦和監禁─是熱中猶太教的人可以與保羅相比較的。熱中猶太教的人勞碌,有時候也下監牢,但保羅比他們多受勞苦、多下監牢。此外,熱中猶太教者並沒有遭遇其他的事,他們必定沒有爲眾召會罣慮;但是使徒們,特別是保羅,卻天天爲眾召會罣慮。
保羅在二十九節接着說,『有誰輭弱,我不輭弱?有誰絆跌,我不焦急?』焦急,直譯,焚燒;意指對絆跌人的原因,憂急且氣憤。
保羅在三十節繼續說,『我若必須誇口,就要誇我輭弱的事。』保羅在這裏是指他的苦難和辛苦,使他在仇敵眼中顯得卑下、輭弱、輕賤。他得證實爲真使徒,乃是藉着這些事,不是藉着他仇敵所誇耀的力量。
保羅的苦難使他在別人眼中顯得輭弱。一個剛強的人能作許多事來消除或減輕苦難。然而,保羅對自己的苦難不能作甚麼。他無法減輕自己的苦難,這事實指明他是輭弱的。因此,他在反對者眼中是一個輭弱、可憐的人。
自古以來,人有一個觀念,認爲蒙神祝福的人不應當有苦難。保羅的仇敵認爲保羅如果是真正屬神的,神必定會祝福他,他也不會受苦。他們認爲保羅所受的苦難,表示他不屬於神或不蒙神祝福。保羅的觀念卻不同。保羅在這裏似乎向熱中猶太教的人說,『你們若真是屬神的,神會容許你們多受苦難。基督真正的執事,乃是受苦的人。』今天許多基督徒的觀念以爲,一個人若是富裕、亨通、並且興盛,他必是神忠信的僕人,且蒙神祝福。他們也有一種觀念,認爲遭受苦難、困苦的人,是不蒙神祝福。
保羅在三十一至三十三節下結論說,『主耶穌的神與父,就是那當受頌讚直到永遠的,知道我不說謊。在大馬色,亞哩達王手下的提督,把守大馬色人的城,要捉拿我,我就從窗戶中,在筐子裏給人從城牆上縋下去,逃脫了他的手。』你若是保羅,你豈不會因這樣的逃脫感到羞恥?有人也許會問:『基督的大使爲甚麼還需要靠筐子逃脫?他爲甚麼不宣告耶穌的得勝,爲甚麼不宣告萬王之王爲首管治這個統治者?不必從窗戶中,在筐子裏縋下去逃脫。這個人不會是神所揀選的,因爲神並不祝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