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enriquelopezgarre from Pixabay
哥林多前生命讀經追求
第47週 第24~25篇
(當篇讀經:林前三1~9)
第47週.第六日
第二十五篇 需要在生命中長大(二)
當日讀經:林前三16~17
耕地和建築
接受憐憫看見異象
禱讀:
林前3:16 豈不知你們是神的殿,神的靈住在你們裏面麼?
林前3:17 若有人毀壞神的那殿,神必要毀壞這人,因爲神的那殿是聖的,你們就是這殿。
生命讀經:
假定只有幾位聖徒對你的見證說阿們,卻有許多人對另一位弟兄所作的見證說阿們。倘若這困擾你,就暴露你仍有一些爭競或嫉妒。一位弟兄作見證,得着大聲阿們的回應,我們就該喜樂。我們該爲着我們中間有這樣一顆『鑽石』讚美主。嬰孩的第三個標記是高舉屬靈大漢,引起分裂。在三章四至五節保羅寫着:『有的說,我是屬保羅的,另有的說,我是屬亞波羅的;你們豈不是屬肉體的人麼?亞波羅算甚麼?保羅算甚麼?照着主所賜給他們各人的,不過是執事,藉着他們,你們信了。』哥林多人高舉一些人,這事實進一步指明他們並不成熟。在七節保羅指出,栽種的和澆灌的都算不得甚麼,就着在生命裏長大而言,神乃是一切。我們若將眼目轉向神自己,就會得拯救脫離因看重基督的某一個執事過於別人,而造成的分裂。
我們可能像哥林多人一樣,高舉某些屬靈大漢,因而引起分裂。有些人也許宣告:『我非常喜歡這位弟兄,我認爲他講得最好。』在召會生活裏,我們對講員、長老、弟兄或姊妹,不該有任何偏好。有偏好乃是嬰孩的標記。
保羅在本章所指出嬰孩的三個標記,是今天許多基督徒中間都有的標記。很少信徒能喫乾糧。嫉妒、爭競、並高舉某些人是很普通的。我盼望在主的恢復裏,我們中間這一切嬰孩的標記都會消失。我們聽見一篇信息,應當能進入那篇信息的深處,不受包裝紙或盒子的打岔。不但如此,我們不該有嫉妒或爭競,也不該有任何個人的偏好或揀選。這會證明我們已在生命裏長大,甚至成熟。
耕地和建築
在這個點上,我要進一步說到召會是神的耕地和神的建築。『神的耕地』主要的是指在生命裏的長大。建築,殿,是指神永遠定旨的目標。因此,召會是耕地產生材料,使神完成祂的目標,得着建築。首先有爲着在生命裏長大的耕地,然後有爲着完成神永遠定旨的建築。能領會這些要緊的事,指明我們接受了三章九節的乾糧。讚美主,耕地是爲着在生命裏的長大,建築是爲着神目標的完成!
在三章十七節保羅說,神的那殿是聖的。照着上下文,這裏的聖不單是聖別歸神;聖的意思就是非希臘的。我們若以爲聖字的意思僅僅是分別,我們對本節的領會就太膚淺、太道理了。哥林多人聖別歸神,意思是他們不再是希臘的。同樣的原則,我們要成爲聖的,分別歸神,意思是我們不再是美國的、中國的、日本的或德國的。我們若看見這事,就表明我們從十七節接受了乾糧。這證明我們已領會了經歷上、實際、並深奧的事。
成爲神的建築,意思是我們不再分裂或分散。照着這幾章的上下文,建築與分裂相對。保羅知道在哥林多的希利尼信徒因着偏好而分裂。在一章十二節他說,『我是說,你們各人說,我是屬保羅的,我是屬亞波羅的,我是屬磯法的,我是屬基督的。』這指明信徒分散了;他們甚至沒有堆積在一起,更不用說同被建造成爲神的殿了。我再說,神渴望得着一個建築。神的目標就是這個建築。首先,祂要得着耕地生長基督,然後祂要得着一個建築。
哥林多人沒有聖的建築,就是在希臘文化以外的建築。這就是說,他們沒有聖的、由神的靈內住的建築,不包含他們智慧、哲學、和文化的建築。然而,神的目標是要得着被神的靈充滿的建築,由在祂耕地上生長之材料建造而成的建築。我們信徒都必須爲着神的建築。
接受憐憫看見異象
我們領悟自己缺少在生命裏的長大,也缺少建造時,我們的反應也許使我們更受蒙蔽。有些人也許成爲興奮的,有些人也許哀哭,還有些人也許禱告或想要悔改。但甚至興奮、哀哭、禱告、和悔改也可能成爲帕子。這些活動也許攔阻我們看見神經綸的異象。
我們要看見這異象,就需要神的憐憫。羅馬九章有關於神憐憫的話,行傳九章有神憐憫的例證。羅馬九章十六節說,『這樣看來,這不在於那定意的,也不在於那奔跑的,只在於那施憐憫的神。』照着行傳九章,神向大數的掃羅施憐憫。毫無疑問,掃羅得救以前禱告得很多。然而,很難說神曾否答應他的禱告。但有一天,令掃羅大喫一驚,主向他顯現。這就是憐憫。
我們不需要宗教式的哀哭、禱告或悔改,但我們的確需要主的憐憫,好看見那向保羅顯示的異象。我們需要看見,我們仍然多麼活在我們的文化、傳統和宗教裏。我們需要看見,我們活在基督以外的許多事物裏,我們實際上沒有天天活基督。不錯,我們聽過許多信息,但我們可能還沒有看見異象。哦,我們需要主的憐憫,好看見屬天的異象!我們的哀哭或興奮都算不得甚麼。我再說,我們需要神的憐憫。雖然我們不該興奮的或以宗教的方式禱告,但我們該懇切禱告求主的憐憫。讓我們眾人禱告:『主,憐憫我。我需要看見保羅所看見的異象。主,給我晴朗的天空,使我看見你經綸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