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enriquelopezgarre from Pixabay
哥林多前書生命讀經追求
第41週 第12~13篇
(當篇讀經:林前一24,30)
第41週.第五日
第十三篇 經歷基督作從神給我們的智慧
當日讀經:林前一24,30。
成爲公義的
禱讀:
林前1:30 但你們得在基督耶穌裡,是出於神,這基督成了從神給我們的智慧:公義、聖別和救贖。
生命讀經:
成爲公義的
公義、聖別、和救贖是用來建築我們基督徒生活中高速公路的材料。你曾領悟智慧是我們的道路,我們的高速公路,而公義、聖別、和救贖是用來建築這高速公路的材料麼?這對我們基督徒的經歷是非常真實的。當我們享受基督時,我們所經歷神聖美德(神聖良善)的第一方面,就是神作我們的公義。每當我們享受基督並經歷祂的時候,我們首先得着神作我們的公義。這就是說,當我們運用我們的靈並呼求主耶穌的名,我們就成爲公義的。我們越呼求,就越成爲公義的。
讓我們再說到婚姻生活的例證。丈夫夜裡晚歸的確是不對的。然而,妻子在這事上對待丈夫的方式也許是錯誤、不義的。她也許全然不公平,定罪他並將一切都歸咎於他。她從不定罪自己,或責備自己。她的態度也是錯誤的,並且她與丈夫爭辯是不義的。可能丈夫只錯了百分之十,但妻子定罪他,好像他完全錯了。所以,她對丈夫的態度和行爲百分之九十是不義的。
每當丈夫和妻子爭吵的時候,雙方都是不義的。丈夫會宣告他是對的,他的妻子完全錯了。妻子會堅持丈夫完全錯了,只有她是對的。結果,丈夫和妻子都成爲不義的。倘若妻子開始運用她的靈並呼求主耶穌的名,她就會領悟,她在與丈夫的關係上不公平、不公義。然後她會對自己說,『不錯,我的丈夫在某個程度是不對的。但我對他責備太過。不但如此,我與他爭辯並定罪他,乃是錯誤的。現在我看見他只錯了一點,但我錯得比他更多。我的不義至少是我丈夫的兩倍。』這位姊妹藉着呼求主名領悟她的情況,她自然而然就成爲公義的,因爲基督成了她的公義。
每當人與人之間起了分爭或爭辯的時候,沒有一方是公義的。例如,假定召會中一位長老與一位弟兄起了爭辯。長老沒有運用他的靈呼求主的名,反而爲自己辯護。在這樣的事例中,他就不是公義的。不但如此,他也許對其他的長老說,『那位弟兄總是把死亡帶到聚會中。』後來,這位長老運用他的靈並呼求主的名,他就領悟自己是不義的。他也可能領悟那位有難處的弟兄並不常在聚會中散佈死亡。然而,這位長老曾告訴別人,這位弟兄總是把死亡帶到召會的聚會中。所以,這位長老領悟自己是不義的,就需要向其他的長老認罪,並且說,『弟兄們,爲着我論到這位弟兄的話,請你們赦免我。我已向主認罪,祂已赦免我。現在我也向你們認罪。照我所記憶的,這位弟兄只有在一個場合裡把死亡帶到聚會中。但我卻說他常常這樣作。我不公平,我也不公義。』
當我們運用靈呼求主的名時,我們就成爲公義的。我們這樣逐漸成爲公義的,至終在我們對丈夫或妻子說話的方式上就會成爲公義的。假如姊妹對丈夫非常公義。至終,她的公義會折服他並征服他。他也許對自己說,『從前我的妻子不是這樣。每當我錯了的時候,她就會大大定罪我。我承認我有錯,但她定罪我的方式錯得更厲害。』因着她對丈夫的定罪,她就得罪他,使他作出消極的反應。但現在她對他是公義的,因爲她運用靈呼求主的名。這樣,主對她就成了公義。
每當我們藉着呼求主而成爲公義的時候,我們就成爲平靜的。公義使我們平靜下來。丈夫與妻子爭辯、爭吵,原因乃是沒有一方是公義的。但一方若成爲公義的,這公義就會使另一方平靜下來。假定是妻子轉向主,呼求祂,並且在對待丈夫的事上成爲公義的;丈夫立刻會領悟妻子改變了,並且她現今在與自己的關係上是公平、公義的。
我以上對公義的描述,乃是我藉着經歷學來的,不是從書本學來的。由經歷中我們知道,公義就是智慧。得着基督作我們的公義,就是得着祂作我們的智慧。這樣基督就成爲從神給我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