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enriquelopezgarre from Pixabay
哥林多前書生命讀經追求
第67週 第64~65篇
(當篇讀經:林前一2,六17,十二3,十四26,31~32,林後二10)
第67週.第二日
第六十四篇 正確的基督徒聚會
當日讀經:林前六17,林後二10。
17但與主聯合的,便是與主成為一靈。
10你們饒恕誰甚麼,我也饒恕;我若曾有所饒恕,我所已經饒恕的,是在基督的面前,為你們饒恕的;
活在基督眼目的標示裏
回到簡單
照着靈而行
禱讀:
林前6:17 但與主聯合的,便是與主成為一靈。
林後2:10 你們饒恕誰甚麼,我也饒恕;我若曾有所饒恕,我所已經饒恕的,是在基督的面前,為你們饒恕的;
生命讀經:
活在基督眼目的標示裏
主耶穌不是一個宗教,也不是一套儀文、規條或教訓。祂乃是一個我們可以天天接觸的活的人位。祂成了包羅萬有的靈住在我們的靈裏,祂乃是實際、便利的。我們該時時刻刻操練靈,親密的接觸祂。我們需要養成隨時隨地呼求主名的習慣。我們若建立這實行,就能彀說,『哦,主耶穌,你的名是地上最甘甜的名。』
我們接觸主並呼求祂名的時候,必須與祂一同生活行動,憑祂而活,並照着祂眼目的標示作每一件事。眼目的標示指眼睛周圍的部分,其神色乃是內在思想和感覺的標示,將全人表明並陳明出來。照林後二章十節來看,保羅乃是活在基督的人位和標示裏。他照着主藉着祂眼目的標示所傳達的表情來作每一件事。我們也當照着基督的這標示而活。然而,惟有我們在祂的同在裏,這事纔有可能。倘若我們遠離祂,或是與祂之間有了間隔,我們就無法照着祂眼目的標示而活。例如,一位好妻子會仔細觀察丈夫眼目的標示,照着這標示而活。這就是我們應當在主面前生活的方式。凡我們所說、所作的,都該照着主耶穌眼目的標示。我對一位弟兄說話的時候,應當照着主標示的指引來說話。
我們都有可能經歷這事。我們能彀活在與主耶穌這樣親密的接觸裏,使我們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上,都能照着主眼目的標示來行動。我要打領帶的時候,自然而然就知道主喜不喜歡那條領帶。如果主稱許,我就打上那條領帶。如果祂不喜悅,我也歡然丟下。哦,活在基督眼睛的標示裏,是多麼甜美!
我們強調過,我們必須與主有親密的接觸,甚至照着祂眼目的標示而活。我們這樣生活,就會發現主真是實際,祂是活的,是現今與我們同在的。然而,可悲的是,我們雖然在聚會中宣告:『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着,』在日常生活中,卻不讓主在我們裏面活。例如,我們深處覺得主不贊同我們去百貨公司,但我們還是堅持要去。我們也許會和主討價還價,求祂讓我們只去這一次,還答應祂以後不會再去了。我們這樣對主說,既不誠實,也不真實。每當我們說,『主,讓我只作這一次,』總是會有第二次。我們若沒有天天接觸主,沒有天天憑祂而活,我們會有甚麼出於基督的東西,可以在召會的聚會中展覽?我們當然不能發表我們的不順從主,或見證我們如何不顧主在裏面的抗議而去購物。許多聖徒因着沒有出於基督的東西可展覽,所以在聚會中就靜默不言。但我們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主,並在聚會中見證這種享受,我們對主就會有更多的享受。我們越說基督,就越享受祂,也越被祂充滿,而成為神一切的豐滿。
回到簡單
我在本篇信息中的負擔,是要使你們對於早期基督徒的簡單有深刻印象。願主今天在祂的恢復裏,在我們中間恢復這樣的簡單!我們若在聚會中回到這樣的簡單,我們就不會用詩歌,甚至用聖經來頂替包羅萬有的靈。有時候我們聚會可以不用詩歌,不用聖經,只藉着操練靈來發表基督。我的詩歌和聖經可以被奪去,但我靈裏包羅萬有的基督卻不能被奪去。然而,有些基督徒如果沒有詩歌或聖經,就一無所有。他們知道如何唱詩歌,如何用聖經,卻不知道如何操練靈來經歷基督是賜生命的靈。哦,願主使我們不信靠別的,只信靠活的基督自己!
我們已經看見,雖然早期召會的基督徒沒有聖經或詩歌,但他們的確有活的基督。他們呼求祂的名,大大講論基督。他們也歌唱讚美主。因此,每當他們聚在一起時,就能展覽在日常生活中所經歷並享受的基督。由此我們看見,正確的基督徒聚會該是基督徒生活的彰顯。我們不該使聚會與每天的生活行動不同或分開。我們若這樣作,聚會就成為一種表演,會所就成了戲院,聖徒也成了演員。我們的聚會不該是表演,乃該是我們在家庭、學校、工作中生活的展覽。我們的聚會應當是我們天天所憑以活着,並在其中活着之基督的彰顯。我們要有正確的聚會,首先要有正確的日常生活。
照着靈而行
我們若要有正確的基督徒日常生活,就必須照着靈而行。新約沒有吩咐我們要照着聖經而行,乃是吩咐我們要照着靈而行,(羅八4,)這是很有意義的。在加拉太五章十六節保羅說,『你們當憑着靈而行。』在二十五節他繼續說,『我們若憑着靈活着,也就當憑着靈而行。』我們行事為人不可照着教訓或道理,乃要照着靈。今天那靈就是那進到我們靈裏,現今與我們的靈調和的基督。我們的需要乃是照着這調和的靈活着。我們越照着調和的靈而行,就越在靈裏被充滿,而成為神一切的豐滿。然後我們便知道如何呼求主的名,如何對別人說話,如何歌唱並作見證。我們若養成這些習慣,我們的聚會自然而然就成為日常生活行動的展覽。這樣的聚會與今天基督教裏形式的宗教禮拜,是何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