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enriquelopezgarre from Pixabay
哥林多前書生命讀經追求
第50週 第30~31篇
(當篇讀經:林前三10~17)
第50週.第六日
第三十一篇 變化為着建造
當日讀經:林前三12~17。
灌注與變化
禱讀:
林前3:12 然而,若有人用金、銀、寶石,木、草、禾秸,在這根基上建造。
生命讀經:
灌注與變化
保羅在林後三章十八節說,『但我們眾人旣然以沒有帕子遮蔽的臉,好像鏡子觀看並返照主的榮光,就漸漸變化成為與祂同樣的形像,從榮耀到榮耀,乃是從主靈變化成的。』我們要觀看主並且被變化,就需要沒有帕子蔽的臉。我們與主之間不應該有帕子。就經歷說,帕子是指一種隔絕說的。無論我們與主何等接近,如果我們被帕子隔絕,主就無法把祂自己注入到我們裏面。絕緣是電學常用的辭。使某樣東西絕緣,就是將其遮蓋,使其無法充電。甚至一張單薄的紙也能成為絕緣體。電器用品可能功能正常,房間也安裝了電,但若有絕緣體阻隔直接的流通,電力就不能輸進電器裏。
這說明今天在許多基督徒生活中所發生的事。信徒可能認為他們若愛主,與主接近,並與主同行,一切就都好了。然而,他們可能不領會他們還在某些帕子之下,而這些帕子使他們與主的灌注隔絕。
照保羅的話來看,我們需要以沒有帕子遮蔽的臉觀看主。我們與主之間不該有任何帕子。我們若沒有帕子遮蔽,就會成為觀看並返照主榮耀形像的鏡子。每當我們直接觀看祂而沒有帕子,沒有絕緣體時,我們就經歷祂的灌注,接受神聖電流的注入。
喫主與接受祂的灌注非常有關係。實際上,喫主耶穌就是讓祂藉着灌注進到我們裏面。這清楚的啟示在新約中。按照新約,我們與主的關係完全是屬靈生命的事。因為這是屬靈的事,所以人的話語無法充分的加以形容。為這緣故,保羅使用隱喻。林前三章的餧養、奶、喝、及乾糧等辭都是隱喻。主耶穌在教訓時也用隱喻和比喻,例如祂說,『我就是生命的糧。』(約六35。)接着主說,祂所要賜的糧就是祂的肉。猶太人『彼此爭論說,這個人怎能把祂的肉給我們喫?』(52。)喫主耶穌就是接受祂進入我們裏面,並讓祂將自己加給我們。
喫並不是一勞永逸的,乃是必須天天重複的。我們多年來喫各種食物,到今天還是需要喫。我們每次把食物喫進來,裏面就得着灌注。藉着喫與灌注,基督就加到我們裏面。
喫與變化有關。當食物經過喫、消化、並吸收之後,新的本質就加到我們裏面,頂替並排除舊的本質。這是新陳代謝的變化過程。喫的意義乃是:新的本質加到我們裏面,排除舊的本質以產生新陳代謝的變化。今天的基督徒非常忽略這件要緊的事。
假如有一個人的臉色非常蒼白。使用化妝品改變臉色,與接受適當的營養,經過新陳代謝而使臉色改變是不同的。用化妝品就像替死人裝扮的工作。一個替死人打扮的人,只能在死人的臉上化妝,因為不能有任何生命裏新陳代謝的改變。在我們的基督徒生活中,我們不該想要用屬靈的化妝品為自己加點顏色。反之,我們應該喫主。保羅的工作不是為死人裝扮的工作;他不為哥林多人化妝,乃是餧養他們。他曉得他們若正確的喫喝,就會被變化而有健康的屬靈臉色。
保羅的工作與今天許多基督教工人的工作迥然不同。有許多人在作『替死人裝扮』的工作,而保羅以基督餧養眾聖徒。同樣的,召會不該是人買化妝品的地方,乃該是主的餐館,使祂的子民可以在其中喫喝。我們越喫基督,就越被變化。變化會使我們成為榮耀的,使我們有主的形像、祂顯出的樣子、祂榮耀的彰顯。
主灌注到我們裏面,也可以用電流傳輸到兒童的玩具裏說明。有些玩具通了電,發動起來,就能移動、蹦跳、甚至跳舞。我們就好比這種由電發動的玩具。當基督灌注到我們裏面時,我們就開始行動,甚至覺得自己好像可以跳躍或在空中飛翔。我們基督徒的生活是一種灌注的生活,是一種不斷讓主把祂自己注入我們裏面的生活。
變化與灌注使我們成為神建造的活的材料。我們是活的材料,正在生長、改變。我可以觀察到許多聖徒,特別是已有一段時間沒有見面的聖徒們,他們的生命有改變、有變化。讚美主,我們正在變化!我們正在成為金、銀、寶石,為着神的建造。
召會不是組織或社團;召會乃是生機的實體─基督的身體。只有變化過的人纔能構成身體。因着基督的身體是生機的,我們越長大、越變化,就越建造成為身體。這生機身體的建造就是主今天所尋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