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enriquelopezgarre from Pixabay
哥林多前書生命讀經追求
第50週 第30~31篇
(當篇讀經:林前三10~17)
第50週.第五日
第三十一篇 變化為着建造
當日讀經:林前三10~12。
建造在惟一的根基上
兩種建造的方法
禱讀:
林前3:10 我照神所給我的恩典,好像一個智慧的工頭,立好了根基,有別人在上面建造,只是各人要謹慎怎樣在上面建造。
林前3:11 因為除了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以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
林前3:12 然而,若有人用金、銀、寶石,木、草、禾秸,在這根基上建造。
生命讀經:
建造在惟一的根基上
保羅在十至十一節直接、明確的說到基督是根基:『我照神所給我的恩典,好像一個智慧的工頭,立好了根基,有別人在上面建造,只是各人要謹慎怎樣在上面建造。因為除了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以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保羅在這裏指明他已經立了基督為惟一的根基。在這宇宙中只有一個根基,我們不該另立根基。我們不可說,我們屬於某人或某物,或我們偏愛某事,或我們選擇某地方過召會生活。這樣說就是在基督以外立別的根基。我們不可立別的根基,卻需要在已經立好的根基上建造。
今天的基督教有許多其他的根基,但是在已經立好的根基上,幾乎沒有建造。主的恢復必須完全不同。我們在恢復裏絕不該立別的根基;我們應當只在一千九百餘年前所立的根基上建造。我們感謝主,因着祂的憐憫,祂恢復了這惟一的根基。許多年前,我們在中國為着基督那惟一的根基剛強站立。我們必須向那些在公會裏的人宣告,除了基督自己以外,我們不能有任何根基。結果,許多事必須丟在一邊,惟有基督被高舉。旣然那惟一的根基已經立好了,我們就應當在其上建造。
保羅在三章十節說,『只是各人要謹慎怎樣在上面建造。』當我們題到怎樣作一件事情時,我們通常是指方法,不是指使用的材料。我們題到材料時通常說,『你們用甚麼建造?』我們不是問:『你們怎樣建造?』但在聖經中這二者是一樣的。我們如何在根基上建造,就相當於我們用甚麼建造。換句話說,按照聖經,建造中所使用的材料就是我們建造的方法。根據我們天然的想法,材料是一回事,而方法是另一回事;材料是指一種本質,但方法是指技術或技巧。在聖經中,本質就是技術,材料就是方法。實際上,聖經很少注意技術或技巧,但聖經相當注意材料。保羅所關心的,不是我們用甚麼方法或用甚麼途徑建造召會,他所關心的是我們用甚麼材料建造。
兩種建造的方法
保羅在十二節說到兩種建造的方法:『然而,若有人用金、銀、寶石,木、草、禾秸,在這根基上建造。』第一種方法是用金、銀、寶石建造;第二種方法是用木、草、禾秸建造。這裏有兩種建造的材料。金、銀、寶石是礦物。木、草、禾秸與植物生命有關。我們在主的恢復裏都在作建造的工程。因此,我們必須謹慎怎樣建造。我們是用金、銀、寶石建造,還是用木、草、禾秸建造?
保羅在三章十二節的話不僅是為着長老或同工。相反的,他是寫給每一位信徒。這句話是包含在寫給哥林多召會,同着所有在各處呼求我們主耶穌基督之名的人的書信裏。因此,這一節是要給我們每一個人的,是要應用在你身上,也在我身上。
我們建造召會,乃是用自己作材料。我們旣是建造的材料,就需要問我們是甚麼材料?我們是木,還是金?是銀,還是草?是寶石,還是禾秸?對這問題,也許我們許多人會回答說,我們正在變化的過程中。因此,就一面說,我們是木也是金,是草也是銀,是禾秸也是寶石。以昆蟲界為例,我們可以把自己比作在繭裏的毛毛蟲,正在變成蝴蝶的過程中。一面,我們還是毛毛蟲;另一面,我們也有成為蝴蝶的形跡。變化的過程已經開始,但還沒有完成。我們都在變化的路上,都在變化的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