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enriquelopezgarre from Pixabay
哥林多前書生命讀經追求
第50週 第30~31篇
(當篇讀經:林前三1~17)
第50週.第二日
第三十篇 神的耕地與神的建築
當日讀經:林前三10~11。
惟一的根基
立別的根基
禱讀:
林前3:10 我照神所給我的恩典,好像一個智慧的工頭,立好了根基,有別人在上面建造,只是各人要謹慎怎樣在上面建造。
林前3:11 因為除了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以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
生命讀經:
惟一的根基
建築需要根基。所以,在林前三章十至十一節保羅說到神建築的根基:『我照神所給我的恩典,好像一個智慧的工頭,立好了根基,有別人在上面建造,只是各人要謹慎怎樣在上面建造。因為除了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以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基督這惟一的根基,已經立好了。這根基已經建立好,不但為着使徒時代,也為着永世。然而,在已過十九個世紀中,許多基督教工人想要立別的根基。每個公會和團體都有自己特別的根基。在今天的基督徒中間,有數以千計的根基。
立別的根基
我們需要照着哥林多前書頭三章的上下文,領會保羅所說基督是惟一根基的話。在這幾章裏保羅似乎在說,『你們哥林多人宣告你們是屬亞波羅、磯法或保羅的,就是在立別的根基。每當你們說你們是屬某人或某事的,你們就是在立根基。』偏愛和揀選實際上就是根基。譬如,某人也許偏愛水浸,這是根基。別人也許喜歡用無酵餅來擘餅,這也是根基。較喜歡受浸的人,也許不接納不實行受浸的人;結果就是分裂。分裂總是因着在基督自己以外立別的根基所引起的。我們甚至可能因着偏愛某些地方召會而立別的根基。有人也許說,他不喜歡他所在地的召會,要遷往別處;甚至這樣也是立根基。照着我們的觀念,我們有自由揀選符合我們偏好的地方召會。我們也許偏愛某個召會,因為那個召會適合我們的口味。對於召會有偏愛和揀選,就是立別的根基。這是對保羅在三章十至十一節的話正確的解釋。
四節和十一節之間有直接的關聯。我們追溯保羅的思想,從十一節回頭至四節,顯然就會看見這關聯。照着十一節,基督是惟一的根基。本節開始於『因為』一辭,指明這一節是前一節的解釋。我們回頭追溯這關聯,至終來到栽種者和澆灌者都是一樣(8)這件事。在七節保羅說,『可見栽種的算不得甚麼,澆灌的也算不得甚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神。』就着在生命裏的長大而言,基督的眾執事,都算不得甚麼,神纔是一切。在五至六節我們看見,栽種的保羅和澆灌的亞波羅,不過是執事,藉着他們,哥林多人信了。所以,哥林多人不該偏愛一人或另一人。如保羅在四節所說,『有的說,我是屬保羅的,另有的說,我是屬亞波羅的;你們豈不是屬肉體的人麼?』四節和十一節的關聯乃是這樣:說自己是屬某人的,就是立別的根基。屬於基督以外的某人,就是在基督以外立根基。那些說『我是屬保羅』的人,是立保羅為根基;那些宣告『我是屬亞波羅』的人,就立亞波羅為根基。原則上,一切偏愛某個道理、作法、或人物的人,都是一樣。支持受浸的人,乃是立受浸為根基;這就將他們與其他信徒分開,並使他們與那些信徒分裂。
從使徒時代以來,許多基督教領頭人和教師立了特別的根基。這些根基一直是分裂的因素。今天基督徒被種種不同的根基所分裂。雖然我們在主的恢復裏,外面沒有立別的根基,但我們仍可能有自己的偏愛。例如,有人也許對自己說,『我偏愛本地召會的某位長老。每當我需要和長老談論事情,我較喜歡到他那裏去。我不喜歡對其他的長老說話。這位長老是我的揀選,我的偏愛。』這實際上就是說,『我是屬這位長老的。』正如我們所指出的,這就是在基督以外立根基。在基督自己以外立根基,破壞身體生活,並毀壞神的建築。換句話說,這不是建造召會;這是拆毀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