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enriquelopezgarre from Pixabay
哥林多前書生命讀經追求
第59週 第48~49篇
(當篇讀經:林前十14~22)
第59週.第六日
第四十九篇 主的筵席(一)
當日讀經:林前十14,18,21。
14所以,我所親愛的,你們要逃避拜偶像的事。
18你們看那按著肉體是以色列人的,那些喫祭物的,豈不是與祭壇交通的人麼?
21你們不能喝主的杯,又喝鬼的杯;不能有分於主的筵席,又有分於鬼的筵席。
享受美地
成爲我們所喫的
基督豐富的揭示
禱讀:
林前10:14 所以,我所親愛的,你們要逃避拜偶像的事。
林前10:18 你們看那按着肉體是以色列人的,那些喫祭物的,豈不是與祭壇交通的人麼?
林前10:21 你們不能喝主的杯,又喝鬼的杯;不能有分於主的筵席,又有分於鬼的筵席。
生命讀經:
享受美地
以這種對拜偶像之事的領會爲背景,我們需要問,保羅所說『主的筵席』是甚麼意思。主的筵席是甚麼?我們對這點的領會也許很狹窄。主的筵席這辭所包括的是意義重大的事。如我們在下篇信息所要看見的,主的筵席實際上就是美地。
十章第一段的記載,表明以色列人的歷史如何是召會的豫表。在一至十一節,保羅描述這豫表的各方面。然後在十二節他說,『所以自以爲站得穩的,要謹慎,免得跌倒。』十三節他繼續說鼓勵和安慰的話。我們若仔細研讀本章,就會領悟十三、十四節之間有一個間隔。在十二節末了,保羅似乎忽然停下來,然後他說一點鼓勵的話。但仔細讀本章的人會領悟,保羅還沒有描述完以色列人的歷史如何是召會的豫表。因此,我們有明確的印象,保羅還沒有說完這件事;可能他沒有時間更詳細的說下去。但他的確有負擔陳明關於以色列人作爲豫表的終極思想。這終極思想就是以色列人進入對美地的享受。
享受美地是神救恩的目標。如果神僅僅拯救祂的子民出埃及,帶他們進曠野,然後任憑他們倒斃在曠野,你會對祂滿意麼?我不會滿意這樣一位神,因爲這就不是一位拯救的神。神已經應許要帶祂的子民出埃及地,進入美地─流奶與蜜之地。這是神給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應許。神若沒有將百姓帶進這美地,祂就沒有實現祂的應許。
就以色列人而論,享受流奶與蜜之地乃是神救恩的終極目標。但就神而論,終極目標不是藉着享受那地就達到的,還需要有國度與聖殿。以色列人需要享受,但神需要國度與聖殿。
因爲保羅寫得非常精簡,他的寫作就從曠野的失敗跳到美地的享受。我們若進入本章的深處,就會領悟這是保羅的觀念。拜偶像的事與主的筵席,在意義上比白紙黑字所指明的包羅得多。
成爲我們所喫的
我們需要記得,林前十章十二至二十二節是對付喫的事這一長段的一部分。喫與享受有關。每當你喫東西的時候,你就享受你所喫的。不但如此,我們所喫的就成爲我們。一面,喫叫我們享受;另一面,我們成爲我們所喫的。這些基本觀念該應用於對這段話的領會。喫祭偶像之物,實際上的意思是享受偶像,至終與偶像成爲一。同樣的原則,喫主的筵席是享受這筵席,並與這筵席成爲一;也就是享受主,並與祂成爲一。在這些經文裏,保羅首先說到一種筵席,然後表面看來跳到另一種筵席。在二十一節他清楚的說,『不能有分於主的筵席,又有分於鬼的筵席。』事實上,這段說到三種筵席:祭壇、(18、)鬼的筵席和主的筵席。這些辭都是包羅的,我們不該狹窄的來領會。
基督豐富的揭示
我們讀這封書信時,就看見保羅實在是一位極佳的作者。他寫哥林多前書的目標、目的,是要帶受打岔的哥林多信徒回到基督,並回到神經綸的中心點。如我們所看過的,保羅在對付分裂時,揭示許多與基督有關的事。沒有別卷書像林前頭四章這樣豐富的把基督揭示出來。甚至保羅對付與亂倫的事這粗鄙的罪有關的難處時,他也奇妙的啟示基督。不但如此,我們已指出,在對付婚姻生活的事上,保羅也說到一些關於與主成爲一靈的重要的事。但在八、九、十章,與喫祭偶像之物有關的一段,啟示達到了高峰,來到終極的點。大多數讀哥林多前書的人,包括聖經教師和神學家,沒有摸着保羅在本段所對付之事完全的意義。所以,我們不要將這幾章視爲理所當然,乃要透徹的進入其中,好看見這裏所陳明的奇妙啟示,這是很要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