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enriquelopezgarre from Pixabay
哥林多前書生命讀經追求
第53週 第36~37篇
(當篇讀經:林前五1~13)
第53週.第三日
第三十六篇 對付惡弟兄
當日讀經:林前三7~13。
貳 守除酵節(續)
叁 將惡人從召會中挪開
禱讀:
林前5:11 但如今我寫給你們說,若有人稱爲弟兄,是行淫亂的、或貪婪的、或拜偶像的、或辱罵的、或醉酒的、或勒索的,這樣的人不可與他交往,甚至與他一同喫飯都不可。
林前5:13 至於召會外的人,有神審判他們。你們要把那惡人從你們中間挪開。
生命讀經:
貳 守除酵節(續)
從林前五章七至八節,我們看見這裡有兩個節期。我們得救的時候,就享受逾越節。但如今在我們整個基督徒的一生中,應當享受除酵節。在豫表上,除酵節的七天表徵我們整個基督徒的生活。若沒有林前五章,我們就不會認爲基督徒的生活是這樣的節期。但按照八節,我們看見基督徒的生活乃是除酵節,就是享受基督作我們生命的供應,而沒有一點酵的節期。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把自己和哥林多的信徒,與以色列人作比較。他把以色列人的歷史當作這封書信的背景。這使我們有立場說,以色列人的歷史就是我們在召會中基督徒生活的完滿豫表。保羅在七節說到『我們的逾越節基督』。基督如果是保羅的逾越節,祂就必定是每一位信徒的逾越節。以色列人不是單獨生活;反之,他們是一同生活、安營、行走並爭戰。他們的團體生活豫表我們在召會中的生活。所以我們讀以色列人的歷史時,就當領悟是在讀自己的歷史。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就是我們今天經歷的豫表。他們在曠野喫嗎哪,我們也喫嗎哪;他們喝活水,我們也喝活水;他們有隨行的靈磐石,我們也有磐石;他們經歷逾越節,我們也有逾越節,逾越節就是基督自己。還有,他們在逾越節之後守除酵節。這指明我們也應當守這節。召會生活就是除酵節。爲這緣故,不論甚麼酵都必須從召會中除淨。
無酵餅指明一種無罪、無酵的生活。我們憑自己不可能有這種生活,但是在基督裡就可能過無罪的生活。我們都已經被放在基督裡,如今我們必須學習在基督裡憑基督活着。然後,祂就會成爲我們無酵的生命供應。祂會成爲無罪生命與生活的源頭、泉源。我們因着有這樣的源頭和供應,就可能過無罪的生活。
我們若要過無罪的生活,就必須天天喫基督作無酵餅。營養學家告訴我們,我們喫甚麼,就成爲甚麼。我們若喫無酵餅,至終就會由無酵餅構成;這樣,我們就會過無酵的生活。雖然我們在自己裡面不可能是無罪的,但我們在基督裡喫祂作無罪生活的源頭和供應,就能成爲無罪的。因爲我們的源頭基督是無酵的,所以我們若天天飽嘗祂,就能有無酵的召會生活。
保羅寫這封書信時,竭力將被岔開的哥林多人帶回到神經綸的中心異象。他曉得只要他們回轉,就沒有問題了;但他們若仍舊偏離這個異象,他們仍然會過着有罪的生活。這個原則不論在團體召會的一面,或個別信徒的一面都適用。
我們需要學習不只對付人的失敗和罪行,更要把人帶回到中心的異象。保羅在本書的頭兩章,爲他以後所講說的事,立下扎實的根基。保羅在這封書信中所對付的每一件事,都以頭兩章爲基礎。這指明我們治理召會、對待聖徒都必須基於一個需要,就是回到基督與中心的異象。我們必須幫助別人看見,他們受打岔的原因是他們從中心的異象偏離到其他的事物。他們若回到基督這裡,他們就會回來享受除酵節。
參 將惡人從召會中挪開
我們在九至十三節看到,必須將惡人從召會中挪開。保羅在十三節說,『你們要把那惡人從你們中間挪開。』這就是將他從召會的交通中除掉,如使患痳瘋者與神的百姓隔離所豫表的。(利十三45~46。)這是很嚴肅的事。保羅已經審判了這一個惡人,他盼望哥林多信徒也照樣作,將那人從他們中間挪開。
林前五章十一節說,『但如今我寫給你們說,若有人稱爲弟兄,是行淫亂的、或貪婪的、或拜偶像的、或辱罵的、或醉酒的、或勒索的,這樣的人不可與他交往,甚至與他一同喫飯都不可。』保羅在這裡不只題到一種惡人,乃是題到好幾種惡人。並且保羅不僅僅對付那種罪,他更對付活在那種罪裡面的人。這裡有一個重要的分別。舉例來說,行淫亂和淫亂的人不同,淫亂的人是活在並留在淫亂裡。一個淫亂的人不但行淫亂,像舊約的大衛所作的;他乃是活在那罪裡的人,那罪成了他的生活。所以,這樣的人就成了淫亂的人。保羅在本章是對付人,不僅僅是對付罪。這就是說,他不僅從召會中挪開罪,他更是審判並挪開一個犯罪的人。假定一個弟兄因軟弱犯了某種罪,我們應當幫助他悔改,棄絕那罪,回到主裡面。如果他願意這樣作,並結出悔改的果子,召會一定會赦免他。但如果他留在那種罪裡,並成爲活在那種罪裡的人,就必須將他從召會的交通中挪開,否則整個召會就會成爲有酵的。
本章中有幾個要點。第一,召會必須是純潔、無酵的,並且召會不可容忍一個犯罪的人。第二,我們必須學習運用我們的靈,並在每一種情形中使用我們的靈。第三,我們需要看見,我們旣經歷了逾越節,如今就該不斷的享受除酵節。最後,若有人真成了惡人,而且拒絕悔改,就必須將他從召會生活挪開。但是這樣的人至終若悔改,並結出悔改的果子,召會就當赦免他,接納他回到交通裡。我們若考量這一切事,就會清楚領會如何對付召會生活中的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