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Huajiangstan
關於華江斯坦
關於華江斯坦
國家介紹Pengenalan negara
華江斯坦君憲國,別稱為華江斯坦蘇丹國,英文為Constitutional Monarchy State of Huajiangstan、馬來文為Negara Raja Berperlembagaan Huajiangstan,英文簡稱為CMSOH。
華江斯坦君憲國為2021年10月11日依據欽定華江斯坦伊斯蘭聯邦共和國憲法成立的委員會制國家,世襲的國家最高統治者為民族繁榮、和平、穩定的象徵,其任命的聯邦首席執政官統籌內閣指揮國務。華江斯坦領土分布於台灣新北市三峽區、板橋區,台中市西屯區和馬來西亞雪蘭莪州等地,首都為柳德波利亞皇冠領地。
華江斯坦是臺灣屈指可數的遜尼派伊斯蘭教國家,政治結構穩定清明,對外奉行中立及不干涉政策,以平等萬邦、結盟共好的姿態迎接世界;華江斯坦也是少數具有嚴重3R問題的國家,宗教、種族和皇室事務為不可挑動之議題。
在2021年訂立國家象徵(國旗、國歌、國徽)時,甫成立的新政府內壓根沒有共識。但最後在最高元首的裁示下,聯邦政府終於確立國旗以黃為底;橘、深黃、土黃三種黃色系顏色在右並象徵狐狸、色慾、土地;伊斯蘭星月徽在左上,其中星星調整為四個角以象徵建國時的四個一級行政區「中央大學城、中三角州、崁腳州、阿姆坪郡」。
國徽的設計則是沒有爭議,由於國內官員普遍美術都是接近不及格,因此使用馬來亞聯合邦邦徽為底,左右兩隻老虎配色以Minecraft狐狸色塗色;盾牌下三格的河川、狐狸與紫色象徵著國內最長河川「大漢溪」、前王金平小狐狸園政權與前德意志第四帝國代表色;中間的三格顏色象徵著德意志對國家的影響;上層的五支桂竹筍則顯示了國家的基本價值:和平、共存、親善、聯防、合作。
華江斯坦歷史Sejarah Huajiangstan
2012年 - 2013年
2012年是華江斯坦發跡的年代,當時被稱作公共租界 -- 以模仿中國上海公共租界的、建立於新北市立介壽國民小學的政權被建立起來,有手做的報紙、車票、鈔票和護照,是當代華江斯坦實業主義的發跡。2013年,國小分班,租界政權被一位強勢的同學取得主導地位,其在政權中添加不少架空系統,如職業、虛擬經濟等,並以此政權擴大發展為霸凌同學之組織「反都聯邦」,最後歷經圍繞在霸凌的衝突和鬥爭中,舊租界政府隨著國小畢業不了了之。由於13年至19年間的時間斷裂,這段時期一般不視為華江斯坦正史,而該時期遺留至今的,僅電訊報和若干過時法律。
2019年 - 2020年
2019年是備戰會考的一年。04月19日,同在安溪國中第廿屆晚自習輔導班的李文甄、吳柚子、蘇映嘉、陳威帆、陳冠宇、廖紘揚,以及未在該班的松柏莘等人,試圖通過「模擬主權國家」的遊戲增進複習會考歷史之效率,由此開啟近現代華江斯坦之發展,而那日也被視為國慶日。在5月會考結束後,國中畢業,遊戲也從校園內轉至網際網路平臺,當時的人們以世界地圖為載體進行瓜分和競逐的架空對戲,其中由遊戲發起人李文甄率領的德意志第四帝國佔有主導地位。2020年05月15日,李文甄和吳柚子發生衝突後退群,遊戲崩潰瓦解,當時李文甄率領的第四帝國因吸收非既有參與者的高中同學,訂立憲法及架設官網等,較同期各邦國發展來的先進,但因發展方向不合而爆發內戰,帝國陷入南北分裂,最終分裂為多個邦國。
2021年:首次接觸臺灣微國家社群
李文甄在2020年接觸網路社團「馬英九與標太郎美食研究會」,因緣際會下參與該社團制憲。2021年03月,該社團大量政黨不慎捲入和國際政黨聯盟、華人微國家聯合國之衝突中,李文甄居中斡旋時,也首次接觸到臺灣其他微國家,包含臺朗共和國、阿爾帕德王國、奧斯特蘭共和國、天王民主帝國等,亦因此認識了中華公社、星火聯邦等若干後來的盟友。衝擊性的震撼促使李文甄政府在05月展開全國制憲,07月通過皇國憲法,但又因該憲法實為挪用中華民國憲法而難以使用,加之國內外聘之文武官員無所作為,時任皇國皇帝張凌岑遂下令發起自我政變,於2021年09月26日經不合法手續解除皇國內閣之職務,並於10月11日正式對外宣告由皇帝及親王主持的新憲法,其餘散落邦國亦響應號召,統一為聯邦制國家,稱「華江斯坦伊斯蘭聯邦共和國」,此日隨後被定為華江斯坦日。當代華江斯坦視10月11日為正式踏入台灣微國社群之日。
臺灣微國家社群自我國首次接觸以來處於烽火連天,因此10月27日原皇國皇帝張凌岑登基為蘇丹莫哈默後提出四大建國原則,主張我國應敦睦和平,並保持小幅度結盟,因此我國與臺朗共和國、阿爾帕德王國、奧斯特蘭共和國、天王民主帝國等國保持非官方友好往來。10月31日,華江斯坦與阿爾帕德王國建交,為國家改革後首個邦交國;另外,應對當時的國際局勢,臨時政府訂立新秩序體制,效法對我國有巨大影響力的臺朗共和國重新確立實體發展之道路,包含2021年年底出訪薩爾尼亞民主共和國和中華公社的行程,為一片混亂的微國社會注入新的動力。
2022年:新冷戰架構與初興的華江斯坦
2022年01月22日,大學入學學科能力測驗結束;01月23日正式行憲並成立第一屆政府,由埃斯卡提爾親王李文甄出任首任首席執政官,並迅速和臺朗共和國、阿爾帕德王國、里格利亞帝國、特維斯共和國、尼格羅尼亞皇國組成「柴可拉夫那協防組織」,02月28日於臺朗參與首次大會,為首次正式且實體的國際會議。時中國武漢肺炎疫情極為嚴峻,臺灣微國家實體活動受連年衝突和疫情影響幾乎歸零,首次柴約大會的成功舉行使我國聲勢大振,於當年03月順利加入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和港臺微國家共榮圈,並更名為「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04月以後,因應國際動盪和疫情影響,李文甄政府宣布鎖國及緊急狀態。時我國與圖洛維亞聯邦帝國、希里歐斯共和國因領土問題常有衝突,雙方雖未開戰但私下對抗頻繁,而圖洛維亞聯邦帝國、希里歐斯共和國站隊港臺共黃名集團、我國站隊福共體柴約集團的局面,以及隨後發生的眾聯國冠未戰爭、開槓主權二次辯論及跨國兼職問題更形成雙方對抗之勢。2022年06月30日,李文甄總理在時任臺朗共和國總統邱昱舜陪同下拜訪圖洛維亞與希里歐斯統一成的萊塔尼亞帝國聯邦,雙方完成和解破冰,並於當年08月建交。
冷戰對抗期間,李文甄政府實施鎖國及緊急狀態,同時逆向大膽開放黨禁及報禁,全面網羅前朝及模擬國家遊戲時之參與者回國,促成北十字黨及華江民生報成立,我國遂由一黨獨大進入兩黨政治;同時,我國亦允許前殖民地陸續獨立,包含江寧主權移交予納塔瑰共和國,以及亞特蘭自由市獨立為蘭曦共和國等;此外,李文甄政府亦實施國慶政革等多項政治改革,持續減少內部問題。2022年07月底,李文甄代表我國政府出席首次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暑期大會,標誌著新的一頁。
2022末尾,我國遭遇到更嚴峻的國際局勢,鄰近國家先後捲入衝突,楊棋閔集團陰謀不散,對伊斯蘭教的仇恨和攻擊不止,鬥爭動盪不斷。在此期間,國名也由「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再度改為現今的「華江斯坦君憲國」
2023年:亮出獠牙的華江斯坦
我國自2023年起更進一步的參與國際社會運作。2023年01月23日,第二次李文甄政府就任,定調其內閣為解決歷史問題、留下教育典範之方向,當時的李文甄總理率領國家對外抗擊楊棋閔集團,戳破瓦爾多蘭的騙局、與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政府和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託管尼亞斯坦國,參與尼亞斯坦戰爭並最終戰勝徐集團的入侵;重新提起和馬公當局的歷史問題並解決,此三件事後合稱「華江三大征」。爾後,李文甄政府更進一步參與國際社會運作,包含參與華人微國家共同體、抗擊入侵事件、促進不同國家和平對話,最終因政策和立場分歧,選擇助力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及貓羅聯邦共和國成立獨立微國家合作協定。當年暑期,我國陸續獲選為柴可拉夫那協防組織之輪值主席,及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的理事國,加入獨立微國家合作協定,成為港臺微國家有重大影響力的重要角色。
下半年的我國面臨國際社會的局勢變化,先有時任杜斯格羅桑外務部長對我國巴勒斯坦政策扭曲攻擊,更進一步上升到司法訴訟;後有涉及打擊新手運動的雙十節暴動,因而結下不少怨恨。2023年12月10日,由於北十字黨與協和會組成的聯合政府在政策上之歧異與衝突,時任國家元首蘇丹莫哈默被動解散政府,首席執政官懸缺,是為首次政治危機。12月15日,第三次李文甄政府就任,北十字黨選擇退出我國,協和會恢復一黨獨大之狀態,而我國也由聯邦制變換為單一制。12月29日,我國駐Accande Terrie Ornindo代表處、駐威爾蘭王國阿比尼亞王權領地領事館遭到恐怖攻擊,因而宣布全國國家總動員,我國也就在總動員體制下迎來2024年。
2024年:妖風纏身到永久中立
2024年01月26日,由於自2023年12月開始末水與吉吉聯合邦對我國的侵略戰爭和性騷擾、歧視、煽動盟友圍攻華江斯坦等事件,第四次李文甄政府宣布與末水與吉吉聯合邦的外交關係終止,並自行宣布在抵抗戰爭中勝利,此次事件被稱作「港灣戰爭」。而同月25日,李文甄政府正式提出未來國家40年發展計畫的「和寧新政」;28日,卸下柴約輪值主席之職務,並於29日接見紐盧比斯克共和國訪問團,為首次接見大洋洲之外國微國賓客。02月21日,解除總動員體制;03月07日,批准西敏憲章,正式恢復三權分立體制;09日,外交部長悠人日下接待拉多尼亞皇家共和國使團,為首次接待歐洲之外國微國賓客。據此,2024年的華江斯坦外訪次數明顯增多,李文甄政府據此提出無限機遇說作為新秩序體制的補充學說。06月15日,李文甄總理任滿卸任,由時任次席執政官悠人日下接任;23日,蘇丹莫哈默正式辭職,由三一的聖婭繼任新最高統治者,亦及我國政府首次由非伊斯蘭教擔任首腦。
2024年08月,我國卸下福共體理事國職務,總理悠人日下則競逐福共體秘書長職務,獲信任為新任秘書長,並於歐洲設置我國新的行政中心。而我國也在皇室主持下展開政府精簡化,收攏地方權力,廢除無用法律並建構法規資料庫。09月01日因路線方針問題退出獨協,22日國內爆出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籍間諜向威爾蘭王國洩漏政府情資之事件,反霸權委員會據此見縫插針,指控我國為霸權主義國家,罔顧我國建立獨協及平等對待各國之國策之事實,稱我國對其進行人格打壓,在信任關係崩壞下發起多方外交危機及鬥爭,而我國亦發起後手反攻,國際社會陷入暴亂,我國也因此遭到其他鄰國譴責。最終在連續不斷的衝突和鬥爭後,精疲力竭的我國政府選擇轉為永久中立國,凍結於柴可拉夫那協防組織之席次,時任攝政李文甄亦辭職,由前國家元首張凌岑接任,我國長年實施的一面倒向福共體-柴約軸心的政策也校正回到中間路線。
2025年:不安的國家與未知的未來
2025年的我國面臨到極為不安的外交環境,與鄰國的外交狀況不佳,因而將政策定調為內部改革優先與續推海洋政策,減低在臺灣地區的外務發展並通過內政改革優化國內行政。2025年06月22日,蘇丹伊斯涅亞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