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0230

腹膜透析室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改變流程及內部規範作業

財團法人私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顏志娟 腹膜透析護理師
許錦惠 腹膜透析護理師
陳韋蓁 腹膜透析護理師
陳碧蓉 血液暨腹膜透析護理長
黃绣雲 護理部督導
李佳蓉 血液暨腹膜透析室主任
邱怡文 腎臟內科主任

解決方案與執行過程

鑑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造成全球疫情蔓延,腹膜透析病人雖以居家透析為主,但病人仍需每月返診,存在接觸風險,為避免病人感染風險,依衛福部疾管署、醫院感控政策,制定相關流程及規範,內容包括:

一、門戶管制:為了落實分流,減少進出醫院及降低感染風險,本單位施行:

(一)精簡回診流程:與醫療事務室、資訊室討論回診入帳流程及修改回診流程,讓病人於看診日完成檢驗、換管及相關檢查,每月只須返院一次。

(二)TOCC感染風險評估:病人及家屬進入醫院前,透過健保卡檢視健保署雲端系統,查驗有無相關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若有相關症狀或疑似個案,立即啟動分流機制協助就診。進入腹膜透析室後,需再次線上填寫TOCC評估表,留存病人及家屬的紀錄,包括姓名、電話及住址等資料,造冊管理。

二、人員管理:

(一)防護分流:工作人員配戴外科口罩(每4小時更換),執行照護時,戴護目鏡、檢查手套,依照洗手5時機正確洗手。護理人員排班以固定業務(門診、病房住院病人及行政業務)為主,減少調動及換組。

(二)教育訓練:醫院辦理「個人防護裝備穿戴脫除流程」及「個人防護裝備使用建議」等。腹膜透析室臨床業務具特殊性,預先進行支援人員培訓,訓練內容以「換液技術、加藥技術、導管出口照護及居家異常狀況處理」為主;衛教病人相關防疫措施,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維持社交距離(室外1公尺,室內1.5公尺),進入醫院全程配戴口罩、勤洗手,勿在候診期間飲食,返家後健康自主管理。

三、環境管理:環境設備清潔依照感管規定徹底執行。單位內空調全日24小時開啟,不關閉冷氣;每日上班前、換液室使用後,以固定式紫外線燈消毒30分鐘;所有的設備接觸表面須徹底清潔及消毒,每日2次以75%酒精擦拭,落實桌面、座椅、鍵盤、滑鼠…等清潔;避免長時間近距離接觸,減少候診座椅數量、採梅花座方式,宣導每位病人陪同者一人,降低群聚感染之風險。

四、物資整備:制定腹膜透析室防疫期間物資備用量,確保單位物資供應無虞;病人居家透析相關用物,透過病人自我查檢表回饋備量,掌握居家透析物資是否充足。

五、健康識能建立:藉由電視防疫短片提供最新疫情訊息外,利用社群媒體提供討論口罩效能與酒精消毒原則,建議每日關注疫情發展消息、留意國內防疫政策,強化病人健康識能,徹底執行自我健康管理。

結論

本腹膜透析室因應人群的接觸,可能會擴大傳播速度到社區,及全球供應鏈及醫院將面臨原物料短缺衝擊,分享腹膜透析的操作流程及調整疫情防護標準。利用防疫短片提供最新疫情訊息及社群媒體傳播強化健康識能,期共同掌握「管理」與「管制」兩個重要概念,一同面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帶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