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裔貽 主任
林苡平 專員
溫羽煖 專員
張文俊 組長
楊翊湘 工程師
張嘉軒 工程師
張雅筑 工程師
黃聖哲 工程師
林靜梅 副主任
曾秉弘 課長
邱琦皓 組長
謝侑伶 專員
廖俊星 主任
劉純純 感染管制師
魏甫 主任
賴雅馨 職業安全衛生護理師
陳佩君 職業安全衛生護理師
COVID-19橫掃全球,防止疫情擴大除了是維護國家安全必須作為,感染控制也是身為醫療院所的營運根本。亞東醫院跟隨政府超前部屬,短期內設置層層管控關卡,確保同仁與民眾健康不受感染,相關措施說明如下:
1.住院病人發燒肺炎腹瀉病人追蹤
由於COVID-19具潛伏期,所有住院病人如有發燒肺炎腹瀉症狀,本院皆列為追蹤對象,透過病歷內容解析、IoT護理自動上傳設備與大數據Tableau分析平台,感控中心可每日接收追蹤全院發燒肺炎腹瀉病人統計,還可下鑽了解個案肺炎診斷長度與週期。
2.進入院區各項管控流程即時監控
疫情期間民眾進入院區需刷健保卡或身分證留存出入紀錄與填寫TOCC調查表,本院創設QRcode快速通關縮短入院時間(包括汽車道刷卡),每人約減少3分鐘,如以每日進出1.8萬人,目前的QRcode使用率25%計算,每月可省下病人5,062小時。
本院Line官方帳號提供許多配套的便利服務,因此疫情開始之後,Line會員數直線上升,由1,500人增加至54,000位會員。利用行動繳費的人數也在疫情後直線上升,醫指付行動繳費人次由每週500人增加至800人。
3.同仁(包括兼任、外包、實習生)健康追蹤
疫情期間本院執行單一團隊照護、分艙分流,且建立自動化員工接觸履歷,由醫囑、護囑、發藥系統紀錄接觸病人病歷、床號、時間,一旦病人確診可立刻回朔相關接觸史。
另外,同仁每日於健康打卡系統紀錄體溫與症狀、同住家人接觸史等TOCC內容,職安總處據以每日即時關懷追蹤同仁健康狀況,確認是否有院內感染情形。
4.提供決策支援資訊,協助資源重整
透過分析能力強大的數據分析平台,提供決策長官各入口進入人員數、急診發燒篩檢站、疑似病人數量與病床位置等統計資訊,據以了解各服務離/尖峰時段與資源運用合理性,協助長官對於人力、物力、病床設置做最佳的調配。
疫情應變須在短時間改變流程或作業手續,加入管控容易造成病人或現場人員的不便,透過資訊系統與數據分析平台的協助,數據的收集與分析已較過往快速與即時,讓決策者根據數據決定發展方向與資源配置,而不是依賴經驗或猜測決定。
數據分析平台也減少資訊處人員的工作量,過往分析資料由分析人員向工程師說明資料定義與分析需求後,由工程師統計提供結果,這次疫情則全數由分析人員自行在資料庫中分析統計,除了工程師可更專心於程式撰寫,也可減少溝通造成的分析誤解,並即時得知現況、及時追蹤,達成疫情期間0院內感染目標,建議醫療院所應發展數據分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