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娟 會計主任
吳馨 執行秘書/主任
邱嘉民 行政部主任
陳慧玲 護理部督導
蘇子豪 總務主任
本法人是小而美的機構,底下有醫院與長照單位,也善盡醫療長照機構的責任與義務。配合政府超前部署,發揮團體力量,在此次防疫作戰中,執行感染管制策略,阻絕病毒入侵;同時藉由先進醫資智慧檢疫平台兼顧疫調需求及個人資料保護,降低個人資料的侵害。希望透過彼此交流,分享防疫策略與抗疫經驗,提升台灣的防疫品質。
本法人的行政策略與執行方法如下:
一、 防疫物資的超前整備
在今年2月初立即召開防疫會議,盤點防疫物品、衛耗材及相關藥品、並布達庫房,聯繫相關供貨廠商,以穩定供貨。
二、 醫護、行政人員的教育訓練
(一) 對員工實施防疫感管教育訓練及防護衣的穿脫演練。
(二) 行政部門調查統計員工近期內出國狀況。
(三) 教育工作人員對於不明原因發燒要確實回報不隱匿,防疫期間員工不明原因發燒,將轉介專責醫院篩檢,排除疑似新冠肺炎疑慮,並給予適當休息再重返工作岡位。
三、 啟動醫療院所防疫感染管制規劃
(一) 門禁管制落實實名制的病房探病登記。
(二) 架設智能體溫篩檢防護站及VPN健保卡國外旅遊史調閱,同時落實TOCC紀錄。
(三) 落實配戴口罩進入醫院與管制手部衛生,持續監測與登記工作同仁、外包商、看診病友與家屬們的體溫。
(四) 建立就醫民眾與陪病者機制,病房全面暫停家屬探視時,立即啟動視訊探病,讓住院病人及家屬安心。
(五) 門診區病人分流看診,並貼心提供「藥來速」免進入醫院的慢箋領取服務。
(六) 病房區採桌上演練,模擬疑似個案的指定醫院轉診及分艙分流照護流程。
(七) 對外籍工作人員執行健康管理造冊,落實外出報備管制,讓外籍工作人員的健康品質有控管。
四、環境控制與清潔
(一) 加強環境設備或接觸面清潔頻率:如公共區域的電梯按鈕、門把、候診椅、診間環境、病室環境的清潔消毒擦拭等。
(二) 針對清潔人員執行消毒液正確調製的稽核。
(三) 清潔人員劃分清潔範圍,執行清潔工作時,穿戴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
社區醫院是防疫陣線的第一關,透過強化感管措施且以關懷、謹慎的態度問診,才能避免產生防疫破口。這段日子,每一個看得見或看不見的角落,所有醫護人員都犧牲了休假、犧牲了和家人相處的時光,只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守住疫情,守住台灣人民的健康。
本法人雖屬社區型規模,但仍堅守防疫陣線,透過防疫物資整備、人員教育訓練、感染管制規劃與環境控制清潔等策略,杜絕病毒入侵。深知小機構的資源有限,但照護個案的心從不設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