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0192

疑似/確診新型冠狀病毒病人的心理困擾影響因子之初探及照護成效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委託財團法人臺北醫學大學辦理

蔡宜珊 代理護理長
陳慧君 個案管理師
張喬如 護理師
廖暄宇 護理師
蘇琴雲 護理師
王錦雲 督導長
楊素月 副主任
劉淑芬 主任
李枝新 結核病中心主任

解決方案與執行過程

新型冠狀病毒(Corona Virus Disease-19, COVID-19)自2019 年12月爆發截至2020年7月12日止,已造成187個國家共1268多萬人確診,近56萬人死亡,致死率達4.46% [1.2]。面臨嚴重的全球流行性新興傳染病,全人類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巨大的挑戰,對於直接受到疾病侵犯且須接受隔離治療的病人而言,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可能是更深遠的,研究指出,其壓力源包括:對感染的恐懼、社交隔離感、日用品不足、訊息不明,若醫療人員能夠透過詳盡的病情解釋、提供陪伴等因應措施,將能有效緩解病人隔離後的心理傷害[3.4]。本研究目的為採用簡易健康量表(Brief Symptom Rating Scale, BSRS)探討病人入住隔離病房後,評估病人心理困擾狀態,並提供跨團隊關懷與照護措施之成效。

透過跨團隊的討論制定三個訪談的時機點: 1.入院日、2.解除隔離/出院日、3.出院後7天電訪。本院簡易健康量表得分方式為:0-5分為正常無困擾;6-9分為輕度情緒困擾,確認個案有親友支持;10-14分中度情緒困擾時會診社工,護理師每班至少對話或陪伴15-30分鐘;15分以上重度情緒困擾或自殺念頭有2分以上時會診精神科或心理師,護理師每班至少對話或陪伴30分鐘以上。住院期間提供的照護措施包括:護理師提供詳盡的衛教(包含隔離目的、醫療處置說明等)、在個案手機安裝視訊軟體提供醫療團隊與個案面對面互動、提供娛樂設備(如:Wii)以增加病人活動量、(免費 wifi、數字油畫、兔寶寶摺紙 )以減少無聊感受。

本次研究收案時間為109年1月1日至5月31日,共111位病人完成三次的訪談,平均年齡為(37.0±18.1)歲,收案條件為20歲以上、意識清楚可溝通,採用兩組間比較法,總分0-5分(無情緒困擾,n=93)、6分以上(有輕度到重度情緒困擾,n=18);針對發生情緒困擾的18位個案,經提供照護後,自改善前9.06分降至1.17分,獲得良好的成效。

兩組間入院日的六個面向得分,包括:感覺緊張不安、容易苦惱或動怒、憂鬱心情低落、比不上別人、睡眠困難、有自殺的想法,均呈現顯著差異( p<0.001 ),在人口學資料分析發現,發生全身倦態之症狀,相較於無症狀的病人,其情緒困擾發生的風險比Odd Ratio: 3.59,95%信賴區間( 1.04, 12.40 )。

結論

本次研究結果發現,病人入院時產生情緒困擾的情況,於醫療人員的陪伴、解說、提供支持與關懷之後,透過雷達圖與趨勢圖的分析,於情緒困擾及自殺想法,於出院後均呈現明顯的降低,有效改善並緩解其壓力,減少隔離期間帶來的心理傷害,與Brooks等人(2002)的研究結果相呼應,我們將持續使用簡易健康量表作為隔離個案必要評估項目,並因應單位特性提供情緒照護措施,提升個案對醫護團隊、住院品質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