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360

急診門禁管理之突破與改變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張淑貞 急診部副主任

林志豪 急診部主任

急診 24 小時開放民眾就醫服務,成為民眾生命危急之時、病痛 緊急之際的方便就醫管道,亟求病痛的緩解與獲得心理的安穩。2019年的小年夜,正當大家歡慶迎接鼠年與新春圍爐團圓之際,COVID-19 肺炎疫情卻已悄悄無聲地蔓延發展,猶如冰山一角般地讓人無法參透及預測隱藏其中的險竣。隨著疫情管制及危險等級不斷提升,成大醫院院長室團隊以高度的危機意識以及超前的部署決策,雷厲風行的展開了全院門禁管制,成為維護醫療資源與民眾健康的第一道守護神。而急診團隊在 COVID-19 鶴唳風聲的疫情威嚇及潛憂之下,除了堅守崗位提供安全的緊急病症醫治,同時也必須緩和恐慌民眾的情緒,一道道急診門禁的關卡,一層層堡壘般的封鎖,希冀在嚴謹的門禁管理下真正的守住大家的健康。

然而在緊急醫療與人情文化之間的平衡,產生了不平靜的衝擊及壓力。細觀成大醫院的急診門禁管理,在乎的是工作同仁作業的方便性,更在乎的是就醫病人及家屬的便利性,急與不急的進出急診在於個人感知與感受,讓急診的門禁管制變成了一個口號,一個名詞。而COVID-19肺炎疫情以排山倒海之勢來到眼前,急診還能以不動如山之態應變,讓方便之門帶來潛在的危險嗎?因此積極的改善 及落實門禁管理,乃是急診當下迫不及待之舉。

2月初冬末時分,急診醫護行政主管一一檢討急診門禁管理的破口之處,並制定全面革新的改變計畫,包括亟需開發的急診病人陪病證,特定人員進出管制的自動刷卡門,資訊化管理的駐警手機陪病證稽查等。急診集合了駐警隊、資訊室、工務室、醫事室及總務室之跨領域團隊專業合作,促成了急診環境及病安管理的管制目標。在短短的ㄧ個月成就了成醫30年來,急診門禁管理歷史革新的重要一頁。最值得稱慶的是完成了自動門人員管制建檔,增設 QR code 陪病證之刷卡及離院4小時管制功能,急診陪伴證 QR code手機稽查進出訪客及 限制訪客之功能等。最後為了顯現管理品質與成效,進行了急診門禁 管理品質的認同與滿意程度調查,在環境管理、情緒狀態、感染管制與照護作業 4 個構面下,161份問卷的分析結果,認同程度達 4.29分,滿意程度達 4.43 分(5分法),顯示急診門禁管制的改變策略, 獲得醫療同仁及病友們高度之認同與滿意。

多年來急診一直亟盼以各個角度思考改變,能符合民眾方便的門禁管理,也曾經觀摩多家國內醫療院所,相同的管理問題充斥在各大醫學中心,人滿為患及門禁管理困難更是經常被詬病與檢討。此時此刻,急診門禁管理的革新與改變,建立了改變作業之模式,透過資訊化門禁管理、臨床觀察、監測及品質管理調查結果,顯現目前成大醫院急診周全且完善的門禁管理動線及流程,將是全國首屈一指的模範。

3月初開春之際,COVID-19肺炎疫情的持續發展依然受到高度的關注,而急診門禁管理的突破與改變已然確立。急診面對的是急重症醫療與變化萬千的醫療環境,而即時的改變及真相的驗證,成為醫學人文教育珍貴的ㄧ門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