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342

檢疫所支援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

陳佑詳 急診醫學部住院醫師

夜晚時分,我開著車上了高速公路,路上已經沒什麼人車,天空幾片烏雲之間,忽明忽滅的星辰若隱若現。那天是我的休假日,由於還處在夜班時差,精神上沒有特別疲憊。還記得,傍晚在急診的群組上看到有臨時任務需要人手,我和幾位學長姐很快就陸續加入支援的行列。
到了約定地點,看到已經有很多人在現場忙碌著。警察在幫忙指揮、引導方才抵達的遊覽車,行政人員正在整理環境、盤點物資,一群比我們更早集合的護理師們正在整理檢疫清單和醫療用品,不時還可以看見衛生機關的防疫人員進進出出,彷彿大家都在準備迎接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雖然匆忙,但場面並不混亂,我想這是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已經養成各司其職的默契。

當天晚上,為數不少的人群入住檢疫所,我們的目標則是在最短時間之內找出可能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人,讓他們能儘早到醫院接受妥善的治療和照顧。而其他人則會在這裡住上兩週,確保沒有社區傳播的風險再回家。

檢疫名單整理完後,我們醫護人員平分成幾組,各自穿戴好厚重的防護裝備,清點所需的採檢棒、檢體袋、手套、酒精及回收袋,裝進箱子帶到我們被分配的房間外頭。此時已經是深夜時刻,累壞的人們從各地奔波到檢疫所,想必也是身心俱疲,有人和家人通電話、有人在看電視,也有人已經倒頭大睡。
我們開始一間一間的敲門,「我們是來採檢的醫護人員,現在要麻煩您坐在椅子上,口罩稍微下拉,採檢過程會有些不舒服」,我說。他們看來都很清楚我們的目的,畢竟這也是他們來檢疫所的原因之一。因此每個人都動作俐落地配合我們的指令,即便睡眼惺忪,儘管採檢棒插到鼻腔底部轉動的異物感,讓半數的人直接流下眼淚,他們沒有掙扎,也沒有抗拒。

「你們辛苦了!」他們對我們說著,然後闔上了房門。護理師協助我將檢體盒貼上標籤、裝袋、密封,然後拿出下支採檢棒,我則敲敲下一間房門。就這樣我們不斷重複相同的動作,隔著口罩和面罩說話著實不易,護目鏡起霧之餘,呼吸也逐漸變得急促;更不用說穿著俗稱的「兔寶寶裝」行動有多麽不靈巧,失去了細緻的觸覺,連打開夾鏈袋的動作都變得笨拙。

那晚,我們僅只花了一個多小時,就完成一百多人的採檢。雖然卸下防護衣的我們滿身大汗,但我沒有聽到任何抱怨、不耐,每個人都想好好完成這個任務。畢竟難得作為防疫國家隊的一顆螺絲釘,相對於「工作」,對我們而言或許更像是「天職」。
我加入急診科的時間不長,但看到前輩們和護理人員的自告奮勇和盡心盡力,以及民眾的配合,我想我看到的是,台灣能夠守下這一局的關鍵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