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335

防疫再走、關懷一直有

國泰醫療財團法人國泰綜合醫院

朱家慧 護理師

「阿姨,這邊可以插健保卡查旅遊史喔!」、「阿伯,沒關係,你慢慢來,找一下你的健保卡。」,檢疫站的夥伴們此起彼落的聲音,傳遍了整個醫院的大廳。我是護理師,臨床工作10年後轉行政工作10年,因為這次的疫情,我又回到了最熟悉也最懷念的第一線,一個可以保護全院醫護人員和到院病人家屬的現場,TOCC檢疫站。

我從檢疫站中望過去,有一位阿嬤靜靜地站在大廳入口的牆角,手因為要撐著拐杖,而微微地顫抖著,可以看得出來,她很努力地在維持自己的平衡。我走了過去,彎下腰輕聲地問「阿嬤,你一個人來醫院喔,要去哪一診,我帶你去。」。阿嬤用著生澀的國語回答:「我在等我兒子」。原來是所有的證件都在兒子身上,所以她無法進來醫院看病,但兒子停車也不知道停到哪裡,她只好站在角落,等待著兒子前來。我把阿嬤帶到了檢疫站旁,從診間裡拿了張椅子給她,請她坐下,並說:「阿嬤,你底加等一耶,看到你仔,再和我講一聲(台語)」。阿嬤說:「護士小姐,揪感謝耶」,雖然阿嬤戴著口罩,但我彷彿在她的嘴角看到了笑容。隨後,看到一個男子在門口四處張望,阿嬤拍拍我的手,我知道,她兒子來了,看了一下時間,這樣也等了40分鐘,我喊住了先生,請他來我這裡插健保卡進行確認,並讓阿嬤和他一起離開。準備下哨的時候,一個有點熟悉的聲音叫住了我,原來是阿嬤的兒子,他指著大門口,阿嬤和我揮手,阿嬤和她兒子和我頻頻的點頭,我也頻頻的點頭,雖然都沒有說話,但你們的感謝我都有收到了。

雖然有時還是會看到有些店家或民眾拒絕醫護人員的新聞,但我在第一線的現場,感受到最多的還是滿滿的感動,一個小小的舉動,一句親切的問候,就可以打破防疫所帶來的疏離感,在「防疫大作戰」影片中有提到一句話,「別讓防疫的距離,影響我們心的距離」,是的,這種感動就是對彼此的關懷和關係的信任。近年來,醫病的關係劍拔弩張,但在這次的疫情下,大家重拾了對醫療人員的信任,也因為這樣的信任,讓我們可以為病人做的更多,這樣正向的循環,希望在疫情結束之後,也能繼續持續下去。

回想當年,剛踏入職場沒幾年就面臨了SARS肆虐的我,當時很多人和我一起在一線打拼的夥伴們,也多是行政職了。這次有機會可以再回到第一線面對COVOD-19,貢獻自己的心力時,我看到的是關懷和感動。看到防疫的成功,不是只靠醫療的進步或是強制隔離就可以達成,在第一線的現場,就知道台灣防疫的成功,來自於大家互相的關懷和信任。大家都能自我要求、自主管理、自行通報,就能讓防疫的能量不斷提升。民眾的自主管理,就能讓醫療資源避免耗竭,讓資源可以整合並應用在最需要的人身上;醫療人員的關懷,就能讓民眾無懼面對疫情,讓他們知道隨時都有堅強的後盾可以保護他們。面對疫情的辛苦,在這最初和最原始的感動支持下,我會繼續走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