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298

放眼過去 迎向彩虹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

郭紋容 護理師

2020年的除夕前夕爆發武漢肺炎,窗外充滿著年節歡樂的氣氛,但時間的列車悄悄地把我載回到17年前的那一幕…,封院之際,在睡中我接到醫院的來電,準備著簡單的生活用品,收起行囊回到醫院,當時的我對於未知的SARS缺乏認知及防護經驗,我生病了、染煞了!接下來家人被衛生局進行疫調後開始居家隔離,自己面對著未知疾病的威脅外,更有著極度的恐懼、害怕與擔心,心理的壓力著實難以言表。某日自己的病情更是急轉直下,在意識突然變化時,迷迷糊糊之間我看到一個男人站在床尾並不說話對著我揮手漸漸走遠,接著我飄上天花板看到醫護團隊在為我急救…,在醫護團隊的悉心照料下我逐漸恢復了,之後聽到其他病友說:那位先生是來向我道別的。或許是種了善因得到善果,老天爺要我留下來一定有他的意義,我找到護理工作找到意義及價值,這樣特殊的經歷也成了病癒後重返工作崗位上的動力。唯一不同的是身體的病痛可以痊癒,心裡的傷痕卻難以抹滅,因為罹病的我,讓家人被外界的人們戴上有色眼鏡看待,那層陰影一直在我的心底。

17年後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變身為衛生福利部北區傳染病專責應變醫院,這些年來每年都進行人員整備、穿脫訓練、動線規劃、情境模擬等教育訓練活動,今年當然也不例外,隨時注意著武漢肺炎的發展,院內及單位防疫相關政策宣導一直不間斷更新及修正,我們負擔起應變醫院的角色,隨著應變計畫進行病房淨空,護理長也在調查進入防疫專責病房的意願,這次有足夠的防疫物資、動線規劃,所以在參與這次的照護團隊工作時,我並不害怕。然而此時,親朋好友及女兒老師們的問候卻再度敲門:「你媽媽的醫院現在還好嗎?」、「你媽媽有回家嗎?」,心裡雖然有所擔心、有所顧慮,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時,這些年的準備與訓練,和平這次的表現真的不一樣,而且在疫情中心的宣導及媒體的報導下,社會對於醫護人員和隔離者及其家人變得友善與包容,大家的同理心化為真實的行動,不再是掛在嘴上的一句話,這樣的演變,讓家人放下過去的害怕、鄰居不再是投以異樣的眼光,這種改變的力量支持著我繼續站在護理的崗位上。

17年前因為染病,無法站在第一線與大家一起奮鬥,17年後,我繼續在加護病房奉獻一己之力,配合政府政策與院方規範,與護理長共同討論新冠肺炎重症照護作業流程及動線調整進行滾動式修正,共同協助指導穿脫防護裝備演練訓練,面對來歷不明的敵人,我們亦步亦趨、實事求是,凝聚著單位的向心力,我們有信心一定能打勝戰,雨過終會天青、彩虹終會再現。為自己加油!為團隊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