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284

防疫甘苦談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委託財團法人私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經營)

劉皓禎 急診護理長

西元2002及2020對我來說是很特別的一年,2002那年SARS的疫情暫緩了我畢業前的護理實習,而今年的COVID-19在我的職業生涯裡卻添加了說不盡的酸甜苦辣。當年SARS的疫情總是可以讓歷經這場戰役的資深學姐們說上他們最榮耀、最感動的故事,學妹們聽在耳裡雖是陌生的場景總也能因為學姐們的激昂感受到當下的畫面,認同學姐們是時代英雄,同時也為身為護理人員感到驕傲,但從來沒想過的是育嬰假返回職場即代理單位護理長的我,就在接任半年後遇上了COVID-19,日無暇晷的日子就此展開,早出晚歸就是我每天的寫照,睡前只能安慰著自己,相信這就是上天的考驗吧!

隨著疫情的延燒全球罹病人數攀升,時不時出現死亡案例,旅遊等級提高警報,台灣因著境外移入的個案數增加,依循著指揮中心配合衛生單位,「超前佈署」是醫院防疫期間的最高原則,行百里者半九十,幸運的醫院有著很堅毅的防疫團隊,隨著疫情每天晨報都在更新院內政策,無數次的臨時會議、無預警的突發狀況、分艙分流計畫以及跨科室的防疫演練,除了做中學也錯中學,牢守抗疫防線是大家齊心協力想要要完成的事,可以說是全員動起來。

沒經歷過大風大浪的我從以前就認同急診在醫療角色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除了高雄81氣爆實際參與院外救護支援外,這次新冠疫情我是徹底體會到了急診醫療的重要,雖然大同醫院並非收治醫院,業務量也無法與醫學中心比較,但防疫期間可以看到急診醫護同仁很團結的堅持著,不論是檢傷TOCC的把關、發燒病人的看診動線、採檢流程的改善、自主環境清消,甚至是採檢站的設置,急診團隊為了更安全的工作環境,除了運用個人巧思外彼此都能夠互相提醒和把關,充分發揮了急診的軟實力;面對高度懷疑COVID-19的重症個案發燒喘不過氣,他們穿著厚重不透氣的裝備,帶著自己可能被感染的擔心,還是進入負壓隔離室搶救寶貴的生命,看著他們因為疫情的關係默默承受增加在身上的工作負荷和心理壓力不喊苦,這份堅持似乎就是身為急診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