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262

98歲罹癌老翁思女心切 反安慰疫情重災區女兒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親人分隔兩地無法相見。有位98歲老爺爺患有胰臟癌末期,兩位女兒住在歐美疫情重災區,無法返台探視,只能視訊會面。衷心希望爺爺能順利和女兒們見面,圓滿爺爺的人生。

這位老爺爺住在至善老人安養中心,今年已經98歲,是我照顧的癌末病人。他在台灣沒有親人,兩位女兒住在國外,分別是美國紐約和義大利北部,剛好都是這次疫情重災區。

老爺爺原本有些重聽,自己在安養中心生活。經確診為胰臟癌後,病情進展很快,目前虛弱無法行走,需依賴他人照顧。他覺得自己年紀大不適合開刀、化療等積極抗癌治療,老爺爺表示不畏懼死亡但很怕痛,希望團隊給予安寧緩和治療,免於疼痛,尊嚴善終。我們和爺爺及他在紐約的女兒一起召開安寧緩和視訊家庭會議,共同討論治療和照顧方式。

目前,老爺爺因為有嘔吐、吃不下飯症狀,瘦了很多,正在陽明院區住院中。他最不放心的是兩位女兒的狀況,每天和女兒視訊通話時,除了關心女兒和孫兒女生活外,還不時安慰女兒說,他在台北過得很好,大家都很照顧他。其實,老爺爺才是最應該被擔心的人。

兩位女兒都想早點回台,一直等待復航,但受限國際航班停飛,只能在國外乾著急。女兒也知道,返國還要經過14天隔離檢疫,探訪都有限制等等。

團隊也一直在想辦法,例如我可以開立爺爺的病情診斷證明書給女兒,方便女兒請假。一旦有航班,就立刻回來探望,很希望促成父女早點見面,圓滿爺爺的人生。

個人覺得政府在這次疫情表現真的超優秀,各行各業一起防疫,社會大眾也都很配合,全民戴口罩。

另外,疫情來襲也影響民眾看病模式,非不得已才會到醫院看診,門診人數減量很多,大家改變就醫習慣,是一件很正向的事情,減少浪費健保資源。

這次碰到新冠肺炎疫情,很高興身為家醫科醫師可以盡點力,17年前SARS時期,我就曾在北市陽明醫院發燒篩檢站輪診,當時的看診防護經驗,讓我這次毫不畏懼接下篩檢,並安全的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