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212

COVID-19疫情心路歷程

醫療財團法人徐元智先生醫藥基金會亞東紀念醫院

許夢萍 督導
周繡玲 主任
劉宛芝 副護理長

當我們還享受年節氛圍,COVID-19疫情悄潛入台灣,身為負壓隔離病房的主管,必須挺身而出,北上時父親默默走到我身邊,告訴我「保護別人當下,首先要先保護好自己,因為,有很多人需要妳」,此時眼淚早已不聽使喚地流下來,擁抱家人後,快速返回崗位,在護理部長官協助下,與同仁將病房環境及防疫各方面確認完成,為的是讓同仁安全地對抗疫情,也讓家人放心將同仁奉獻於照顧疑似或確診個案。重整病房動線後,已凌晨1點多了,大家未進晚餐,趕緊便利買些食物讓同仁裹腹,閒聊中,提到突如其來疫情感觸,有人說「家人要我換單位,但我跟家人說我們單位防護比別人多,醫院幫我們準備這麼完善防疫物資及環境,叫他們不要這樣擔心、害怕…」聽聞之下,腦海中閃過大家雖很年輕,卻非常懂事,豎起大拇指跟大家說您們真棒,勇敢無畏懼為防疫的工作付出,說明每位護理師心存愛與責任感的靈魂及對護理那份初衷的使命感。

照顧新冠個案除了責任心與莫名壓力外,最感辛苦的地方在於穿脫層層防護,每一次著裝耗時近10分鐘,進入負壓區時,護目鏡早已佈滿霧氣,只能用鏡面上微弱光點去確認個案的生命徵象,除了評估個案的狀況,個案最常反應的是「我的嗅覺、味覺不見了」、「我會不會變嚴重?每天看著新聞播報歐美死亡人數,我真的很擔心」、「我家人不能來醫院看我嗎?…」。我需透過N95口罩帶著微喘、模糊不清的聲音,告訴他們:「醫護團隊都與他們同在,會盡所有能力照顧你們,絕不放棄!」。照顧個案30分鐘就足以讓我們所穿著的工作服如被傾盆大雨淋濕黏貼於皮膚上,頭臉部汗如雨下,分不清眼前人事物,臉上壓痕需人工皮來減輕壓傷疼痛,但不會辛苦。看到台灣疫情指揮中心對防疫所做的措施讓我們感到欣慰,相對於國外醫療物資的困境,心中對於自己身為台灣醫護人員感到驕傲,由衷地感恩我們可以在安全環境與充足防護設備下盡自己一份力量,是護理價值的展現。

照顧新冠個案除了責任心與莫名壓力外,最感辛苦的地方在於穿脫層層防護,每一次著裝耗時近10分鐘,進入負壓區時,護目鏡早已佈滿霧氣,只能用鏡面上微弱光點去確認個案的生命徵象,除了評估個案的狀況,個案最常反應的是「我的嗅覺、味覺不見了」、「我會不會變嚴重?每天看著新聞播報歐美死亡人數,我真的很擔心」、「我家人不能來醫院看我嗎?…」。我需透過N95口罩帶著微喘、模糊不清的聲音,告訴他們:「醫護團隊都與他們同在,會盡所有能力照顧你們,絕不放棄!」。照顧個案30分鐘就足以讓我們所穿著的工作服如被傾盆大雨淋濕黏貼於皮膚上,頭臉部汗如雨下,分不清眼前人事物,臉上壓痕需人工皮來減輕壓傷疼痛,但不會辛苦。看到台灣疫情指揮中心對防疫所做的措施讓我們感到欣慰,相對於國外醫療物資的困境,心中對於自己身為台灣醫護人員感到驕傲,由衷地感恩我們可以在安全環境與充足防護設備下盡自己一份力量,是護理價值的展現。

最後,由衷得感謝醫院長官、護理部長官們總是在背後支持我們,是我們繼續在臨床上前進的動力,我護理我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