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201

聯合醫院防疫【心晴】路

高雄市立聯合醫院

鄭伊萍 高市聯合醫院急診科護理長
蘇祺鈞 企劃室

風聲起:
今年一月,還是寒冷的冬天,急診室一如往常的忙碌,突如其來的COVID-19疫情,讓各位護理姐妹們提高警覺,繃緊了精神,雖然大家總會抱怨疲累,但當個案來臨時,一股不知名的力量,依然激起了大家整裝待發的專業,我想這就是身為急診人的一種榮耀【急診魂】的激發吧!

準備與動員:
為了因應全世界共同的敵人COVID-19,我們做了萬全的準備:

(1)在人員訓練上,我們透過聯合演練、技術考核、宣導【採檢流程,防護裝備】注意事項,以及完成感控之相關教育訓練課程,努力充實自己。

(2)在物資準備上,我們備足了相關的防疫設備與物資,張貼正確穿脫隔離衣指導海報,也感恩衛福部為了大家防疫更全面防護,致贈了檢疫屏風與插管防護箱,讓一線的我們備感溫馨。

(3)在環境設置上,也掌控了急診負壓隔離室的有效數值、規劃出入口動線管制、設置救護車清消站、加強環境清潔以及設置急診隔離緩衝區,與戶外篩檢站分流病人。

(4)在政策推動上,實施門禁管制、詢問病人TOCC,以及電腦查詢健保卡確認旅遊史,限制訪客等等。

未知的焦慮:
COVID-19疫情爆發後,每天總是需要接受許多不同的挑戰,憶起3月份疫情高峰的時期,每天上班總會焦慮,深怕自己被安排在照顧『負壓隔離病室』,內心總是忐忑不安,所以時時提醒自己檢視穿脫隔離衣的完整性,就怕採檢對象是高風險患者,讓自己也曝露危險中。

對於高危險性傳染病人,我們並不是不害怕,其實內心也是擔心自己及家人會染病,因此,大家還曾聚集討論,是否要共租一屋,隔離自己,保護家人,足見於我們的憂心與壓力,但由於工作上的需要,使得我們必須更堅強的面對。

給自己的鼓勵與感動(加油!加油!加油!)

疫情爆發至今,從最先出國返台,需要採檢並自主居家隔離,之後國內清明連假出遊,到海軍磐石艦有確診案例......等,民眾皆因恐慌,陸續到醫院採檢,急診同仁曾經一班採檢高達30人。無論是檢傷人員或主要照護人員心理壓力都很大,長達8小時反覆洗手、穿脫隔離衣及戴N95口罩,導致臉上有印痕,手洗到快脫皮,無法吃飯及解尿,下班回家後深怕自己把病菌帶回家而傳染給家人,家人心裡也會擔心...等。

每天拖著疲累的身軀回家。讓許多人曾經萌生想逃離護理,也曾埋怨病人為何在疫情期間還出國及四處玩,讓身為第一線醫護人員卻只能堅守著崗位,苦不堪言,但在這期間,會收到善心人士提供的餐點、飲料及加油的卡片,也會有長官帶給我們鼓勵...等,這些小確幸讓我們感動了,撫平了我們照顧病人不開心又有壓力的心情,想想有人因為疫情過世或失業,而我們的家人都安康,所以會更盡自己的一份小小心力。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讓社會更美好。

我們的期待(還要多久呢?)

這幾天看到新聞不斷的報導關於疫情加零的好消息,手機通訊、FB動態牆,好友們紛紛分享有關訊息並普天同慶,讓我心中石頭也稍稍放下,釋放不少壓力,而這次的新冠肺炎也讓我們體悟到一件事,〝疫情可怕的,並非疾病本身,而是恐慌的人心與錯誤的認知,正面積極的態度才能勇敢面臨挑戰。

在前線防疫的中央指導單位,也帶給國人即時疫情資訊,教導如何正確洗手及保持適當社交距離,用我們過去所經歷SARS得到的經驗教訓,相信現在台灣〝隔離〞措施,已經能有清楚透明的資訊溝通、充分物資與醫療照護,提供合乎人道、人性與心理的需求。

在經濟蕭條的現況中,仍有不少商家與單位給予醫護人員滿滿的鼓勵及回饋,使人感到好窩心,讓我們一起同心協力度過這次的疫情。隔離限制是短暫的,難免犧牲個人的ㄧ些不自由,因此,無論是病人還是一線照顧者,更應該彼此互相體諒並給予支持協助,防疫不只是科學專業,也在考驗人性,與我們彼此的互信與互助。「希望就在雲後面」,祈願我們都能打贏這場對抗新冠的戰爭,走向我們的防疫『心晴』路!台灣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