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187

隔離並非是距離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委託財團法人私立高雄醫學大學經營)

楊佳慧 護理師

面對未知的事物,往往會帶有恐懼、不安的情緒,疫情初期在不安全的工作環境下照護本身已經是壓力,除此之外仍需去同理跟面對病患及家屬被隔離的恐懼、不安、否認、怒罵等種種情緒,盡力的安撫與解釋是唯一能做的事,面對擴大篩檢,更多遇到的是長期臥床的病患,不同於前期除了心理方面的支持,更多加了繁重的身體照護,穿戴著層層的防護裝備下協助著病患翻身、換尿布、灌食或餵食,往往呼吸不順且脫除裝備後早已滿身汗、臉上更是被N95壓出的層層痕跡,但即使如此我們也仍然堅守自己的崗位及本分,面對病患們隔離解除後的雀躍和感謝,我們也同樣的為他們開心,雖然只是簡單的一句感謝跟辛苦了都能讓我們感到相當的暖心。在此次疫情中印象最深刻是位失智症長期臥床的奶奶,因為肺炎符合擴大通報條件因此被隔離,奶奶雖然失智但仍然記得兒子的名字,平時就非常依賴兒子,隔離之後因為兒子不在身邊,不論我們如何安撫奶奶就是不願意吃飯、喝水,一直不斷的重複叫他兒子來、他是不是不要我了,隔離後沒辦法陪伴在奶奶身邊又聽到如此情況,家屬更是滿心焦急,不斷拜託我們耐心點安撫奶奶看他能不能願意吃點東西,面對家屬的焦急跟拜託,著裝且陪伴花費了一個多小時,仍然無法讓奶奶進食,更多的是無力及挫折感,只能想辦法請家屬到院由我們協助進入拿著電話讓家屬安撫奶奶,看著隔著電話也努力大聲的講話,希望能讓重聽的奶奶聽見他的聲音,願意因此多少吃點東西,電話兩頭隔著的是焦急哽咽與不安無助的聲音,更多的是鼻酸感,也許疫情隔離了彼此,但相信隔離不開她們彼此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