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174

我的防疫日常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委託財團法人私立高雄醫學大學經營)

洪萱容 護理師

自武漢肺炎開始時,真心覺得台灣防疫做得很好,常常聽到資深的學姐們說起10幾年前的SARS時期多麼艱深,防疫物資真的非常不足時,真的很慶幸我們是生在這個時代,至少防疫物資還算充足,面對病人我們是有防護的,但這次的經歷也會讓我們記憶深刻一輩子,回憶一開始面對病人從一開始接獲急診的通知與醫師報告,依照病人狀況做準備,等待一切準備就緒迎接病人,非常陌生,繁瑣的流程造成照護上許多的不方便,幸好單位同仁跟護理長都能做我們堅強的後盾,一次次討論、改善,從一般病房逐漸轉變成簡疫防疫專責病房,過程中也為了預防突發事件,流程改了再改,就是希望能在照護病人的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還記得有一次,護理長問了我們,如果接獲確診病患時,選擇是否返家或是在醫院或防疫旅館進行自主隔離?當下心情真的覺得百感交集,當天下班回家之後便準備好自己的行李,隨時做好不回家的準備,認真覺得醫護人員真的是一份相當高風險的職業,稍不注意便是可能把自己的命賠進去了!

雖然照護的護病比例雖然降低了,但也多了許多許多不同的事情,在每一次準備照護病人前,在心中要想過一遍,等等進去可能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那需要準備什麼東西,才能達到集中照護也減少接觸風險,但也是有病況不穩的病人,需要增加護理照護時間,面對插管病人,我們穿著杜邦及外層隔離衣,每次照護翻身、拍背、抽痰、灌牛奶、換尿布、評估病人狀況,一次1-2小時就過去了,儘管已經流汗或是連衣服都感覺濕了,長時間配戴N95口罩的壓力已經有了第一級的壓瘡,甚至有時都覺得自己快缺氧了,出來前還是都會再次確認病人的狀況,安心了,才會脫下自己的隔離衣。在一次上班的日子裡,通報了一位高齡91歲意識不清、臥床已久且身上多處壓瘡傷口的婆婆,家屬已簽立放棄急救同意書,交班後馬上著裝進去看病人,氧氣面罩全開得情況下,血氧濃度還掉到65%,看著她喘到一個不行,趕快給氧後協助抽痰,抽出一管又一管的痰液後,血氧濃度95-100%,卸除裝備前又再次抽出了許多痰,看著婆婆,多麼地希望她能撐下來,但是生命終是有到頭的時候,在當班婆婆去世了,解脫、沒有痛苦了,依照院內遺體處理流程協助轉送至殯儀館,協助套上屍袋時,摸著已經是發涼的遺體,覺得非常不捨,但常常也是想著,要是自己已經年邁、長期臥床甚至是意識不清,還願不願意以這樣型式活著,想著這樣對婆婆來說也是個解脫,沒有苦痛,到天堂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