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134

年輕留學女學生染疫,體驗無味人生,感受有情世界。

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

吳為恭 企劃行政組長

「我怎麼嗅覺及味覺都消失了?!」2020年3月下旬,在美國留學的小芸(化名)因確診COVID-19住進衛福部彰化醫院負壓隔離病房,內心已經夠忐忑不安了,卻在住院的第3天吃東西發現沒味道,也聞不出氣味,如墜雲霧的迷惘讓心緒更加恐懼。

胸腔科主任林澤宏請小芸將鼻子靠近沐浴乳,她確實聞不到濃郁的調和花香味,當時武漢肺炎已有嗅味覺喪失的病例,但資訊仍混沌不明,林澤宏安慰她「很快就會恢復」,從心理上支持小芸,小芸強自鎮定,抿了抿嘴說「不要讓我爸爸知道這件事」。小芸知道爸爸是醫院連絡的窗口,也一定會緊追問醫師病情,她不願爸爸和家人擔心,才如此要求,林澤宏答應她,成了2人之間的「小秘密」。

接著小芸發燒症狀退了、上呼吸道感染也在好轉,林澤宏研判小芸是輕症,嗅味覺喪失應該過幾天就會恢復。兩人從「小秘密」建立醫病信任關係,小芸配合一切醫囑。小芸和家人視訊時也絕口不提此事,總說她過得很好,以降低家人的擔心程度。

小芸的爸爸是台中市某知名公司負責人,她是家中的掌上明珠,父女倆對彼此知之甚詳,果不其然,爸爸每天都打電話給林澤宏,「是否要尋求中醫治療」、「病毒量有減少嗎?」除了問病情,也會提供建議,林澤宏耐心回答,但也為了承諾,守住「小秘密」。

小芸在機場被檢疫後送到醫院,回國卻過家門而不入,一個人住在負壓隔離病房,忍受孤寂及病情的未知性,承受著不想讓家人擔心的壓力,和家人視訊時笑開懷,背後獨自落淚,從醫護第三者眼中,看到了讓人動容的父女親情。

喪失嗅味覺的3天後,小芸已經沒有其他症狀,倏忽間她竟感受到飯菜的香氣,衝進浴室,沐浴乳的花香味回來了,她真的回復嗅味覺,思緒飛快轉到她回家的快樂畫面,但採檢結果卻還是陽性,她不解地淡淡說著:「為什麼都沒症狀了,仍是陽性?」

穿著隔離衣的護理長張佩茹拍拍她肩膀安慰她,告訴她嗅味覺既然都回復了,想吃什麼都可以向護理站說,以後有人揪團買東西、飲料也算她一份,她才破涕而笑,也是從這天開始,埋下她畢業照片的大驚喜。

早餐吃飯糰、水煎包,中晚餐吃牛排、火鍋,下午吃鬆餅當點心,小芸的飲食日常變得很豐富,護理人員都會幫她和其他確診者揪團,她胃口大開。某天晚上,護理人員表達下班後願意幫大家到夜市買吃的,小芸點了180元鹹酥雞,此例一開之後,晚上吃夜市的次數就多了。

護理人員每一次都要穿著隔離衣送餐,非常辛苦,但為了安慰確診者孤寂不安的心理,他們從不喊麻煩,營造出良好的醫病關係。他們知道,住進負壓隔離病房的孤寂感特別重,他們一定要幫病患支撐住。

比小芸晚入院的確診者都出院了,她卻連7採陽性,她爸爸也質疑為什麼沒有陰轉,直到第8採,終於陰性,第9及第10採也都陰性,連續3採陰性才終於可出院,她收拾簡單行李步出隔離病房,開心和醫護人員合拍畢業照,她明顯圓了一圈,重了10公斤,撅著嘴笑說:「我要回家減肥了!這是你們的成就!」她住了37天,是住最久的人。

小芸的爸爸帶來咖啡請醫護人員,但他還是不知道小芸的「小秘密」,小芸也不想要說出來,她不願再想起那種消失味道的感覺。

6月梅雨季,雨滴答滴答的下,負壓隔離病房不再有確診病患,顯得冷清,武漢肺炎的紛擾慢慢淡去,可貴的是人與人之間的親情或情感,以及良善的正面價值,總會有人記得,也會有人提起,不被疫情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