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125

家屬行COVID-19居家檢疫之1對1照護透析病人心得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委託財團法人私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經營)

謝東喬 護理師
陳繪竹 護理督導
陳美霞 護理長
汪秀玲 組員

2019年年底,全球面臨最嚴峻的公共衛生及醫療體系防護挑戰~COVID-19肆虐;面對全球疫情鋒擁而至,身為醫護人員的我,也已有隨時要打一場史無前例硬仗的心理準備。

本院(482床之區域教學醫院)透析室於109年3月3日接獲透析病人A告知,其家屬(丈夫)為長期工作於中國之台商,預計於109年3月5日從中國/上海返台,而其丈夫過往返台後皆與病人同住,當其丈夫返台時需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之規範進行居家檢疫14天。

接獲上述訊息後,主管隨即呈報本院之院內COVID-19防疫指揮中心,經與醫師、管理單位、護理部會議後,立即啟動分流透析專案;持續讓病人A到本院進行透析(符合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感染居家隔離者就醫事宜會議之規範),病人之丈夫返台後能回到他熟悉的住家環境進行居家檢疫(關懷理論),於此透析病人丈夫居家檢疫期間109.03.06-109.03.19(2週),決議加開現有的空班時段(每星期二、四、六晚間18:00-22:30),給此病人(薛女士)單獨透析,並調派一位護理師專責照護案例A(1對1透析照護)。

以少暴露、少接觸及固定式的模式,採1對1照護,雖然此病人是高風險接觸者、不確定新冠肺炎之家屬,但透析室是屬於開放性單位,我們仍上緊發條、小心為上策。回顧過往,個人於2013年前曾經歷SARS,當年我是胸腔科門診護理師,面臨台灣史無前例的嚴重呼吸道高度傳染病,當護理長徵詢我的照顧意願時,我毅然決然的答應了,親上第一線崗位,未曾退卻過!

病人配合丈夫居家檢疫期間,照護透析時間調整為每周二,四、六下午18時至22時30分,讓其他透析腎友及工作人員安全離場後,才讓個案進入透析室內。過程中,執行工作前後立即保持手部衛生及清潔,採取CDC的工作準則,配穿髮帽、內層N95口罩、外層外科口罩、非防水隔離衣、護目鏡、手套及全程開窗開門保持空氣流通,透析結束後,隔離衣、床單及棉被皆送高溫高壓滅菌,並以500ppm漂白水擦拭透析機及床組,消毒透析設備,確保不感染給其他病人,工作結束也在醫院沐浴完才返家接觸家人。

在全球COVID-19疫情嚴峻下,相對安全的台灣的防範措施皆超前部屬,各醫療機構也務必要依循規範落實執行,常規門診透析照護之護病比為1:4,一位護理師同時照護4位透析病人,但於3/7~3/20共計六次主責1對1照護,每次照護總是小心翼翼,但並不感到惶恐,因為提醒自己不要讓壞心情感染他人,以積極態度去處理每個環節。病人其丈夫居家檢疫期滿後(3/20),家屬對我表達感激之情,非常讚賞我接下這份工作,時至今日仍在我的腦海裡纏繞,感動之情不意言表;時隔14日後(4/4)我與家屬都沒發生發燒、咳嗽等相關症狀,圓滿達成防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