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113

護理新鮮人的心聲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莊沛宸 護理師

大學畢業後進入臨床工作僅一年半,身為菜鳥護理師的我,沒想到這麼突然就遇上了嚴重特殊傳染性疾病,十七年前的SARS,硬生生帶走了許多寶貴性命,其中也包含了堅守在前線的醫療人員,這是台灣人心中不可抹滅的沉重傷痛,當時的我才七歲,還是個一點概念都沒有的小毛頭,不知其中的可怕,這次的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又更加猛烈,短短幾天就擴散開來,新聞不斷播報著各地災情,令人震驚,台灣在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部長等人的領導下,不斷地修改相關政策,算是守住了這片淨土。

約莫從春節期間開始,醫院因應防疫工作,相關病房預計收治新冠肺炎的病人,陸續籌備、規劃,控管病房物資與動線,並進行人員訓練,反覆練習穿脫隔離裝備、了解採集檢體種類與方法、運送病人的流程等,我也鼓起勇氣自願支援疫病病房照顧病人,實際參與照護後,所有的事情變得更加真實,扎實地感受到這一切跟自己離得那麼近。在疑似或確診新冠肺炎患者坐救護車送達前,護理師需要備妥藥物、針具、檢體盒、水杯餐具等一切所需物品,主責護理師全副武裝,待病人到來時還需管制路線,讓病人乘坐輪椅上樓,途中維持儘可能不要接觸到環境;進病房後,介紹環境、採集檢體,最困難的是戴著兩層手套,還有不時會起霧的防護面罩,執行打針抽血技術時,因手指觸感變鈍又更加有挑戰性,之後住院期間照三餐先撥打電話關心病人,詢問有什麼需要,做治療時再協助送餐倒水,而每次當病人見到護理師時,都會問檢查結果出來了嗎?我什麼時候可以出院?談話中能感受到病人的擔憂,在病房內能做的活動也有限,多臥床休息與使用手機渡過時間,當聽到檢驗結果為陰性時,臉上難掩興奮表情,迫不及待辦理出院回家。

爾後原單位也成了疫病病房,一路上有很多醫生、護理長與學長姐們,在這裡默默努力,叮嚀彼此要保護自己才能照顧別人,使我工作至今都不曾想過退縮。當穿戴上所有裝備,身體代謝的熱氣聚集裡面,卸除隔離裝備時都覺得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真好,全身也涼快許多,最辛苦的大概是我的左右手了,此期間因為執行許多次洗手,儘管都已經洗到發紅、變得粗糙,也不能輕忽。

最後,非常謝謝台灣人的熱情與善心,珍惜醫療用品只為讓我們有更多保護,也有許多業者提供資源,讓生活充滿小確幸,無論是信心喊話、心理上的支持或實質物資,都很感動。我們願意繼續成為你們最給力的後盾,而每個人的努力也都很重要,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離,期望著永遠零確診的日子到來!願台灣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