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112

與您同心、齊力抗疫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翁敏家 護理師

過年前,當大家都沉浸在過年熱鬧的氣氛中,院內主管們已開始針對新冠肺炎的防疫超前部屬。但防疫不是只有防疫病房人員才需要注意,而是每位院內員工都需要高度關心的事。本單位原為腫瘤科病房,現因應業務需要轉型為疫病病房,身為護理師的我們,也加緊腳步開始單位內的防疫訓練。

那天,護理長寄了一份信件,調查大家照顧新冠肺炎病人的意願,我當下毫不猶豫的填下「我願意」,當天下班後,與家人討論此事,雖然家人們對於我決定表示擔心,但仍然支持我,當我最強的後盾。很多人問我,家裡的孩子才幾個月大,為什麼還願意照顧新興傳染病的病人呢?不怕把病毒帶回家傳染給小孩嗎?我想,我們需要學習的是在面對這樣危險的環境時,如何保護自己。感謝當我做了決定後,在背後支持我的家人,以及幫我顧孩子的媽媽,為了避免將病毒挾帶回家,每天下班後的任務,就是從頭到腳底好好地將身體清洗乾淨後才回家。十七年前SARS時,我還是個孩子,還不懂得面對疫情的恐懼,而十七年後的我,自己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而最擔心的是我的孩子,沒有人希望自己在高風險環境下工作,造成家人的擔心害怕,但在這種時刻,我們應該共體時艱,堅守工作崗位,相信醫院會給我們完整的裝備、完善的訓練、資訊的更新以及充足的人力,以保障醫護人員的安全及健康。

護理長也開始安排交叉訓練,在訓練的三天中,看到防疫病房人員的辛苦,繁瑣的穿脫隔離流程、嚴密的病人控管及環境衛生清潔,雖說護病比例不高,卻有高度的壓力與風險。當所屬的病房也轉型為防疫病房,更能體會防疫人員的辛苦。看見被隔離的病人及家屬們,時時在擔心若確診時,家人同時也要面臨被隔離的困境,印象深刻的是當病人被全副武裝的防疫人員送來時,眼中透露出的焦躁與不安,在隔離期間,渴望吃雞排的表情、緊盯隔離室外的風吹草動,因為感同身受,所以總是把握每次進入病室機會,在所有治療結束前,好好的跟病人會談!撫慰他們的不安,當我看見病人的表情開始放鬆時,自己也莫名的放心了。雖然科技發達,手機的視訊軟體多元,但總少了些溫度,病人在隔離期間,我們又多了一項角色功能-家屬替代者,成了最貼近病人的陪伴者。

從小父母所教的「大愛」,加上那年加冠時,誓詞內的「忠貞職守」,是支持我繼續當防疫天使的信念,這段時間,並不只有我一人在努力,而是全民的努力,大家各司其職,各盡其責,體會到的「團隊合作、同心協力」,期待我們會安然渡過這波疫情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