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0295

防疫路上,檢驗不分你我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盧章智 檢驗醫學部部主任

曹國倩 醫檢部部主任

張璧月 醫檢主任

黃瓊瑰 醫檢副主任

林佳霓 醫檢副主任

楊淑理 醫檢組長

劉翠萍 醫檢組長

羅美芬 醫檢組長

王美嘉 醫檢組長

林雅惠 行政班長

解決方案與執行過程

身為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林口長庚醫院以既有之設備及人才,除了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以「責任區分配方式」,協助檢驗桃、竹、苗地區之檢驗,並彙整結果資料至疾病管制署外,也擔負長庚醫院北院區 (基隆、台北、林口、桃園)所有新冠病毒檢驗,面臨前所未有的量能挑戰。疫情帶來人民的恐懼,在感染控制的前提下,確診個案需擴大檢測範圍,除量能的挑戰也帶來速度的挑戰,而感染管制不僅管制病患、接觸的疑似個案外,也需具備確認環境清潔程度的能力;不僅如此,新冠病毒詭譎多變,病毒檢驗的正確需完全監控病毒的變化狀況。因此,本院採取以下4大策略:

策略1、統一決策、分層管理

因應上述狀況,我們採取統一決策、分層管理方式,部主任授權給醫檢主任統籌規劃,視疫情及國家需求與內外部機構溝通協調,統一規劃檢驗醫學部各部門協助。

策略2、提升檢驗量能與速度

所有檢體抵達後由感染管制師協助確認,之後交由檢驗醫學部行政組進行院內收件、運送,抵達病毒組後由醫檢組長分派檢驗及支援工作,最後核發報告。為提升量能提升,除原有人力外,由醫檢主任統籌啟動支援人力訓練,使支援人力由9人提升至20人,並採取4班次輪班操作機制,使人力應用最佳化;同時採用自動化儀器設備支援檢驗,操作病毒核酸檢驗時我們也捨棄繁複的手工核酸抽取流程,改以自動化設備因應檢驗需求。

此外,為提升檢驗速度,避免檢驗流程塞車為當務之急,本部門開發之「檢驗管理系統 (LMS)」可確認檢體抵達,並協助病毒基因檢驗流程,減少書寫及流程傳遞;同時為避免人工輸入錯誤,品管組撰寫程式協助將檢驗結果以批次上傳方式傳送至「檢驗資訊系統 (LIS)」。

上述策略有效使本院的檢驗產能由120支/日上升到540件/日,並在6小時內核發病毒核酸檢驗報告,林口長庚檢驗量能達全國總量23.4%

策略3、建立環境控制、感染管制檢驗能力

為監控新冠病毒病患接觸過的環境,微生物組醫檢組長規劃環境採檢流程,首先針對病患接觸過的環境及物件設計採檢點;再者,捨棄一般的感染控制細菌培養流程,改採檢驗病毒核酸專用流程;採檢後再由病毒組仿照一般檢體進行檢驗。最後成功建立環境控制的檢驗流程,目前為止本院已進行過492件環境病毒的採檢,成功協助2020年3月桃園護理之家環境控制。

策略4、建立冠狀病毒培養流程,隨時監控病毒變化

病毒變化速度很快,為使檢驗正確,準確監控病毒變化是必要的,本院與長庚大學密切合作,建立臨床病毒株培養流程,欲培養的檢體全程在第三級檢驗室 (P3)進行病毒培養,成功建立完整的冠狀家族全基因定序資料庫。也透過病患血液檢體採檢,成功找到特殊的新冠病毒治療性抗體。

結論

透過上述策略,本院成功的提升新冠病毒檢驗的量能與速度,並具備環境監控能力,有效進行感染管制;此外也透過病毒分離,成功建立全世界最完整的冠狀家族基因資料庫,並成功找到特殊的新冠病毒治療性抗體,不僅在國際期刊上發表2篇重要的文獻,對台灣未來防治新冠病毒感染也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