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秀玲 總級組員
謝明彥 肝膽內科主治醫師
楊淵韓 神經內科主任
COVID-19疫情爆發至今(6/23),全球累計確診923萬餘人、死亡47萬人,John Hopkins University將圖書館列為中高等風險區域,全球許多國家封閉圖書館,分批開放空間、戴口罩量體溫、得來速自助服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告2020)。
因醫療機構易遭受COVID-19感染,醫事人員可能生病或照顧患病親人、在家工作,禁止出國、國際學術交流暫緩,延遲非急迫手術或虛擬就診視訊門診遠距醫療。在大流行中,個案醫學圖書館加速虛擬服務和數位服務,延緩COVID-19病毒擴散,抗疫功能創新六方面:
一、提升醫事人員對COVID‐19認識:傳達重要信息
個人自我防護–使用口罩,洗手和消毒劑一般說明,避免握手和其他控制病毒傳播,確診病人恢復病史,有關減少疾病風險的營養和生活方式的建議。(1)社交距離的重要性: 目前世界上超過三分之一人口處於某種社交隔離模式,是控制傳染病暴發最古老且有效方法之一(WHO)。 (2) 實施檢疫措施、居家隔離、自主健康管理。(3)避免錯誤信息,錯誤信息在Facebook,Twitter, Instagram等社交媒體渠道傳播。醫學 圖書館負責LINE防疫機器人「疾管家」確保醫護人員健康意識資訊素養並向臨床醫師提供最新信息。COVID-19假新聞或各種治療說法。
二、支持研究團隊共享信息取用資料
藉由關注醫學期刊發表有關疫苗接種,診斷試劑最新動態,來支持醫護人員和研究團隊。(1) 眾多出版商支援:發佈COVID病毒研究資源網站、中文專欄,開放生技新聞資訊平台BioWorld。(2) 圖書館員整理因應疫情採取公益關懷行動出版社,如Elsevier,Oxford,Wiley,BMJ,NEJM,Nature,Emerald和Cambridge等領先出版商免費文獻(文章,評論,病例報告)。
三、支持醫護專業臨床診斷
(1)電子資源提供商支持: 知名資料庫提供免費取用COVID-19文獻,生產率提高, 2020年1/20至6/23發表量WOS (7,846)、 Embase(16,905)、PubMed(25,443)、 Google scholar(52,600(含專利)。(2) DynaMed與Micromedex with Watson臨床決策支援解決方案以實證基礎的疾病和用藥解答。(3)全球護理指引整合資訊:實證護理精選:JBI COVID-19 SPECIAL COLLECTION 。(4) Gideon 全球傳染病與流行病學資訊系統,平台介面五模組:診斷疾病travel藥物疫苗。
四、醫事人員禁止出國國際學術發表交流停擺
(1)Medicom第一手國際醫學會議報告資料庫收錄歐美25個舉足輕重國際醫學會議經同儕審核報告,各醫學協會國際研討會取消延期,規劃(virtual meeting)線上交流,(2)發起線上網絡研討會和會議,藉由Google教室,Zoom與讀者聯繫。
五、提升核心服務數位賦能數位升級
(1)資料庫檢索線上教育訓練、館際合作文獻傳遞、新知通報設定、圖書資源諮詢服務。圖書館繼續提供參考資料,文件交付,文獻檢索。(2)與出版商辦理有獎徵答:資訊素養。(3)在家裡取用研究資料庫,提供特殊藏書,數十萬本免費電子書取用,即時瀏覽西文醫學ClinicalKey- AccessMedicine。(3)電子資源提供商支持:講座、書籍播客Podcast。(4) 加強線上社群活動資訊更新在LINE即時發佈。(5)借書除菌機消毒60秒。
六、紓解醫護人員疲勞、壓力
「防疫養身」主題書展,安頓身心靈。免費影音平台療癒心靈電子雜誌:Grolier Online ..Giloo 紀實影音平台Naxos Music Lib.Naxos Spoken Wo..KONO for Librar.。護理發聲園地AJN Off The Charts
疫情促使醫學圖書館數位轉型,延緩COVID-19病毒擴散,快速擴展線上服務,活動虛擬化,無縫接軌實體與數位服務,確保醫事人員即使居家檢疫、居家隔離,亦能獲取研究資源,提升各職類醫事人員的生產力。電子閱讀平台新用戶增加200%,線上教育資源利用增加236%。紙本借閱得來速增加35%。此外,創造防疫新生活環境,建立未來服務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