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介紹
電吉他
與許多樂器相比,電吉他問世至今僅不到一世紀的歷史雖然不長,但在主流以及非主流音樂的領域中,卻無可否認的擁有一席之地;這次透過簡單介紹電吉他的歷史、結構、品牌及音色特性,讓我們對這個時而內斂,時而奔放不羈的迷人樂器有基本的認識。
貝斯
貝斯(bass),中文名稱低音吉他,在樂器中比較負責的是定音的部分。
如果以搖滾樂團構成的三件樂器來看--鼓的進行關係著整體音樂的節拍和快慢,吉他多於表現音樂的音色,以及旋律進行,又或者是技巧獨奏的表現;至於貝斯則是如同骨架一樣,整體音樂的節奏和基調都是由貝斯所組成。
綜合來說,要讓音樂表現的更加沉重吵雜,多倚靠貝斯和吉他互相配合,才能形成這麼厚重的音樂。
貝斯外型和吉他沒啥不同,為一所採用的弦較為粗厚,多為三弦或四弦;當然也有人用五弦貝斯。彈法多以和絃為主,當然也有較為高深的技巧如Slapping等等。
此外,也有以貝斯當作創作主軸的音樂類型--Funk。這種音樂就比較注重貝斯的彈奏與技巧上。如Red hot chili peppers就算是此類型之一,貝斯手Flea也算是眾人熟知的樂手。
爵士鼓
小鼓的調音
小鼓其響亮且具穿透力的音色常被使用於製造效果上。它最大的特點是中高頻的音色讓音樂有前進感及動感,以整套爵士鼓來說,小鼓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也說明了為什麼有些小鼓的價位,足足可以買一套爵士鼓;話說回來,空有寶劍卻不知道如何磨利它,也算是糟蹋了好東西。 因此本網頁以小鼓的調音介紹為主軸。
- 。
注意事項:
- 見仁見智:一般下鼓皮先調再調上鼓皮,有些玩家先調上皮打擊面再調下皮,所以順序不是絕對。
- 見仁見智:a.通常下鼓皮要比上鼓皮略緊半度音。b.下鼓皮的音高可以為與上鼓皮一樣。c.下鼓皮的鬆緊度不超過上鼓皮。
- 上下鼓皮的音高 不可差異太多超過3度音程,否則鼓皮的振動會減少,聲音變成死寂呆啞。音高越低鼓棒的接觸聲越小;越高則鼓的反應越快。
- 下鼓皮如果鎖太緊,響弦就沒有互相震盪,而發出沙沙的聲音。
- 下鼓皮因為非打擊面,所以多數人會忽略換皮,而是當下鼓皮無彈性,就是更換之時。
- 下鼓皮(共振面)反映音高和音色,因此弱音材料勿黏貼於下鼓皮。
- 缺乏經驗的鼓手所調的鼓,可以將鼓皮鬆到不合理或是太緊,實驗般的調出2種極端的音色,再依音樂曲風調出自己所喜歡的聲音。
KB
鋼琴
Piano是Pianoforte的簡稱,屬於擊弦樂器。音域從下二點A音到五點C音,共7又4/1個八度,88鍵以標準的十二平均律調音。鋼琴是籍著用料包裹著槌子敲打琴弦所發聲的,其重要機械裝置是制音器和踏板,制音器是一個包裹著氈料的小塊木塊,只要演奏者一放開琴鍵,制音器就自動制止弦的振動;大部的鋼琴至少有兩個踏板,一個是制音器踏板,另一個是弱音器踏板。當制音器踏板踏下時,即使把手指離開鍵盤,音符依然還會繼續振動;而弱音器踏板的功能則是使發出音符較弱較缺乏共鳴。
鋼琴的發聲原理
一般樂器可分為利用絲線發聲的弦樂器、利用空氣柱振動而發聲的管樂器,以及利用敲打而發聲的打擊樂器。而鋼琴則屬於鍵盤樂器。第一架構造完備的平臺鋼琴,是在17世紀由義大利人克利斯多弗利發明的。
鋼琴是一種結構非常複雜的樂器。外殼是由木材製成,有如一個共鳴箱,內部主要是由兩百根以上的琴弦組成。鋼琴的外部最重要的構造是鍵盤,鍵盤下有琴槌。當用手按鍵盤時,琴槌會敲擊琴弦,琴弦便發出聲音。雖然琴弦是鋼琴產生聲音的音源,卻必須敲擊鍵盤才能發聲,因此被歸類於鍵盤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