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文是我們的屋宇:呼籲審慎審議課綱」連署活動,從2017年8月25日開始連署,到9月8日人數超過5萬人,在此感謝各位連署人關注台灣的國語文教育,引發理性討論,促進了課審大會尊重專業與謹慎審議。連署工作目前完成階段性任務,待教育部公告實施新課綱後,未來第一線的高中職國文老師,將要接下此一挑戰,我們相信在台灣有非常高比例的國文老師,教學用心、教法活潑、教材多元,會讓台灣下一代受到更好的語文與文學教育。
我們這批身處大學與研究機構的學者們,在未來也會更積極參與國語文的教育與研究,並且認真思考這段期間所有的批評與改革意見,嚴肅面對,研發改進,讓學界與教育現場能更緊密結合,讓國語文這座屋宇更穩固。
後續如有任何的建議,以及想瞭解國語文教育動人的故事,歡迎到臉書「國語文是我們的屋宇」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2017CHINESE/),讓我們共同持續關心台灣的國語文教育,並為第一線老師打氣。
針對近來「十二年國教課程綱領」高中國文審議過程中,引發爭議,舉凡文言與白話選文比例,推薦選文篇目,臺灣文學的比重或是文教與文化經典的必要性等等。我們長期關心文學與語文教育,憂心當前高中國文課綱的爭議,遭到簡化為白話與文言之爭,或是中文與臺文之爭,而應該更深入細緻地去檢視其中各面向的問題:包括教材文類的取捨、教法如何更具創意啟發、改善學生語文溝通能力等等。我們更擔心輕率的改動,讓菁英階層與非菁英階層的學生再一次分流,有能力的家長會為孩子尋求額外學習古典文學的機會,而弱勢學子則無所適從,語文程度將低於國際水準。
面對此一變局,我們期待海內外關心臺灣語文與文學教育者,不分中文、臺文、華文、語文教育界,共同努力捍衛課綱修正不淪為意識形態的工具,支持本次「十二年國教課程綱領」中注重多元發展、重視本土文化、迎向世界挑戰、加強溝通表達的革新理念。我們提出下列聲明:
一、白話/文言不應有如此巨大分別,從國語演變史(國語文法、現代漢語史)的發展觀察,國語是20世紀初以來我們詮釋古典、創作新文學的工具,其中包含新舊、跨地域的語文或文學演變,將古典文學與現代文學一刀兩斷,實則忽略彼此交織的事實。
二、考試引導教學的狀況一時難以改變,推薦選文篇目的作法,實有保護學子學習之必要。然而,爭論中的各版本推薦篇目,未顧及各文類的均衡,應交由熟悉文學的專家集思廣益。
三、文化經典是一國文明素養的重要內涵,如何讓它們自然融入在地的社會環境,讓學生不只藉由它學習語文,更能從中陶鑄審美與想像的能力,宏觀的視野與思想,成為具有文化素養的現代公民,宜有更為詳細的規劃 。
四、十二年國教的國語文課綱應當泯除中文、臺文、華文領域差異,共同追求自由多元的語文教育,才是最重要的目標。
國語文是我們的屋宇,是臺灣學子面對世界的基礎,此次課綱審議引發各種對立,甚至族群衝突的議題,都不是國人樂見的。由專家組成的研修小組,兩年來耗盡心力建構課綱,展現思想源流、文類比例的考量,不宜任意裂解限縮。建議讓已走完公聽會程序的國文課綱,在全臺家長、學界與教師背書下,受到尊重,先行通過。課審會中其他領域專家的意見,交由國教院與出版社參考,作為激勵教育現場多元發展的動力。
日本
美國
加拿大
德國
義大利
捷克
香港
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