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振甫 

1917.01.062005.01.03

字公亮,臺灣企業家,生於臺北市,為家中五男,日治時代御用紳商辜顯榮次子。為中國國民黨籍,其同父異母的八弟為臺獨運動領袖、民主進步黨資深黨員的總統府資政辜寬敏。辜振甫曾擔任過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總統府資政等要職,並為和信集團的領導人。

 

愛好廣泛,著有詩集《雜存》、小說《浮雲》及《辜振甫言論選集》等,日本語水準高,喜歡收藏文物,愛聽愛唱京劇,在香港工作時曾得孟小冬指點,晚年常登台慈善義演,喜歡扮演諸葛亮,並錄有光碟。其長女辜懷群曾多次提到「唱戲是父親最喜歡做的事情」。

 

1937年,進入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政治學科,剛入學父親即驟逝,20歲的辜振甫繼承家業,接下大和拓殖、大和興業、高砂製造等會社代表取締役(代表董事),同時也擔任大欲茶行、集大成材木商行行主。期間曾赴東京帝國大學進修;在東京的時期曾為赤司初太郎從事秘書工作,以作為其事業實習。

1938年,辜振甫成為大裕茶行與集大成材木商行的代表取締役。

1940年,從臺北帝國大學取得政學科學士學位,進入滿洲製糖。1942年辭職回臺。此外,也曾在臺灣奉公壯年團本部中任有職位,亦曾參與台灣商工經濟會等組織。

1947年,涉入謀議臺灣獨立案,遭逮捕及判刑17個月。但並非關在監獄而是軟禁在寺廟中,最終以保外就醫的名義釋放。

2003年,在辜啟允去世後,辜振甫叔姪悄然分家,由辜振甫(實際由次子辜成允掌權)掌握傳統產業,女婿張安平接掌台灣慧智等科技事業,而姪子辜濂松的中信集團則掌握金融版圖。

1990年,國家統一委員會正式成立,辜振甫以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理事長身分擔任第一屆委員。同年,海基會成立,辜振甫擔任董事長。隔年被李登輝聘為總統府資政。

1993年代表海基會與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在新加坡舉行了舉世矚目的「辜汪會談」。1998年又在上海舉行了「辜汪會晤」。

 

他有腎臟疾病、膽結石、胰臟炎等病史,於2004年因腎盂癌復發,住進台北振興醫院,接受洗腎及呼吸器治療。

200513日終因腎功能衰竭逝世,享壽88歲。中華民國行政院決議頒發褒揚令明令褒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與海協會會長汪道涵亦發來唁電。

鹿港辜家

始祖為辜顯榮,其於臺灣日治時期因引日軍進台北城而崛起,家族至今在臺灣政商界仍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01年旗下的主要企業分為辜岳甫家族的中信辜家,及辜振甫家族的和信辜家。

 

鹿港辜家祖籍福建泉州三邑惠安,曾祖父辜禮歡早期因反抗滿清而從惠安輾轉逃到暹羅及馬來西亞檳城,為檳城富商及僑領。辜禮歡次子辜安平再由檳城遷居鹿港,至辜顯榮一代始發跡。辜振甫的姑父是清末著名大買辦、大實業家盛宣懷。日治時期,總督府特別惠賜辜家於鹿港建造一座洋樓宅邸,即今天的鹿港民俗文物館。

 

甲午戰爭結束臺灣割讓予日本,短暫成立的臺灣民主國在唐景崧潛離之後瓦解,亂兵騷擾劫掠,艋舺仕紳趕赴大稻埕茶葉鉅商李春生宅邸商議。李春生眼見社會亂象,認為臺灣民主國一無可取擾亂社會秩序,臺灣應依馬關條約由日本統治。此時辜顯榮自告奮勇,向眾人表示願意前往基隆呈遞文書,促請日軍進入臺北城維持秩序。在辜顯榮的導引之下,日軍輕易地長驅直入臺北城。辜顯榮成為臺北保良局局長,後來他創立保甲總局實施連坐法,阻止抗日軍之勢力,並組織壯丁團討伐抗日軍。1923年以辜顯榮為首組成公益會,成為與議會請願運動對抗的團體。1924年召開有力者大會,在東京各大報紙刊登廣告,指林獻堂等人領導的議會請願運動並非臺灣人真正的意願等,藉此對抗如火如荼的臺灣民族運,許多臺灣人稱辜顯榮為漢奸。

 

由於辜顯榮對臺灣總督府方面的各項措施極力配合,故順利取得許多特權事業,如鹽、糖、鴉片、樟腦等經營權,並積極從事土地開墾、金融事業等各項投資,使得辜顯榮的事業版圖在日治時期達到巔峰,並為鹿港辜家累積了龐大的財富、人脈及社經地位。

 

家族名人有:辜顯榮,鹿港辜家事業之開創者、辜振甫,長期擔任中華民國海基會董事長,1992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協會會長汪道涵於新加坡進行辜汪會談、辜嚴倬雲:辜振甫之妻,北京大學首任校長嚴復之孫女,板橋林家林爾康之外孫女,長期擔任中華民國婦聯會會長、辜寬敏,臺灣獨立運動重要的參與者、辜朝明,日本智庫野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