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學年度東安國小永續校園環境空間規畫實施及特殊成果
1. 調查校園內的動植物及生態 積極調查校園內動植物及生態,並製作校園植物網站說明
2. 了解校園內的動植物及生態 擴充校園植物解說牌互動功能,由小朋友蒐集資料、報告,並親自錄製解說牌內容。
3. 校園植物以在地願生種多樣植栽為主 本校針對校園內所有植物進行調查了解校園內原生種植物約有 14種,數量約200株左右,且多為20年以上之老樹,資源豐富。
4. 校園能夠重視動物食草(物)、棲息地...的營造 本校荷塘水生動植物生態豐富,前庭花園停車場及兩園皆為透水鋪面,且種有豐富蜜源植物,吸引各式蝴蝶前來覓食。
(1)水生植物池整建,設「綠動水樂園」,結合「綠動水生世界」水生植物特色課程,另闢菜田,結「來,種菜趣!」特色課程,讓孩子經由蔬菜栽種的過程了解植物生長的過程。
(2)設置環境教育大圖,內容包括愛護地球、抗暖化、節能減碳及六度變化等內容,結合健體及自然領域課程,提供有效學習環境場域。
(3)全校教室懸掛世界七大洲及台灣、桃園在地景點、台灣原生動植物之飛行船班級牌及解說牌,介紹世界各文化景點及環境變遷,結合「環遊探世界」特色課程,讓東安世界城的學生,置身東安,恍若置身全世界各個角落。
(4)一樓設置飛蝶洗手台及解說牌,結合低年級「彩蝶翩翩飛」特色課程,讓小朋友認識台灣原生蝶。
(5)二樓設置飛羽洗手台及解說牌,結合中年級「飛羽看世界」特色課程,讓小朋友認識台灣原生鳥類。
(6)校園空間營造配合課程需求,實踐東安世界城的願景,獲各大獎項肯定,校園處處集是教學互動的學習點。
(7)出版各式學習手冊,除融入課程並為指定共讀書目。
(2)水生植物池整建,設立「綠動水樂園」,地下水再利用。
(3)建置LED學習裝置,讓學生了解LED的優點,並應用在生活中,達到節能減碳。
(5)善用工程廢料,建置海洋城堡樂園的透水磚舊料,移至綠動水樂園成為步道,循環再利用。
(7)種植台灣原生種楓香、欒樹,替換橡樹及黑板樹,改善篡根問題。
(1)參加104年度教育部營造空間美學與發展特色學校計畫全國特優,獲教育部補助40萬元、桃園市教育局補助40萬元。
(1)本校特色課程獲104年教育部營造空間美學與發展特色學校計畫特優。
(2)本校特色課程獲105年教育部營造空間美學與發展特色學校計畫特優。
(3)本校特色課程獲106年教育部營造空間美學與發展特色學校特色標竿。
(4)本校特色課程獲2014InnoSchool-KDP全國學校經營創新獎教學獎以教學與課程領導組榮獲特色標竿獎。
(6)帶領學生創製食農教育動畫菜鳥農夫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aFZFBDFlUo,從劇本、繪圖、動畫、配音皆由學生參與,成為食農教育最佳教材,並推廣至全國。
9. 學校環境教育指定人員 本校已通過環境教育24小時研習人員:
10. 學校已取得教育部環境教育人員認證 目前本校已有四名教師取得教育部環境教育人員認證
11.配合學校環保活動、課程教學、環教資源建置分享與校園環境永續發展之需求,未來改善規劃和措施
(1)改善校園走廊燈具,建置LED燈管,增加照明又節能。
(2) 規畫設置太陽能板教學區,結合「陽光能不能」特色課程,讓小朋友了解太陽能發電的原理及應用。
(3)設置LED學習角,讓學生在學校的情境中就能體驗到科技的神奇奧妙。
(4)手工皂由學生自行製作,可提供全校清潔之用,成效良好,將擴大並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