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與盂蘭盆節的放水燈常見於在江、河、海、湖、池等水域附近舉行的盂蘭盆會中,放流燈火,迎接到來的亡魂,幫亡魂照路,邀來同享香火。在華人地區、日本、越南,各地於水邊舉辦的盂蘭盆會皆有放水燈的習俗,朝鮮半島的放水燈則多見於佛寺舉行的盂蘭普渡法會。台灣的水燈上面有一「普渡旗」,放水燈前要以毛筆寫上「慶讚中元」、「廣施盂蘭」、「敬奉陰光」、「冥輝普照」等「中元敬語」字樣,並寫上自己的姓名,讓好兄弟(對孤魂的敬稱)知曉是哪家施主所供奉,也有直接寫在燈上而不用旗者。台灣習俗認為水燈漂浮愈遠,放水燈的施主愈得庇佑。也有放水燈排,即在木筏上面懸放燈籠,吸引水中的「好兄弟」和餓鬼上陸來享用普渡的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