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埕區早期是高雄市的政治經濟中心,位於高雄市市中心的中南部、左倚壽山、右環愛河、南臨高雄港、地勢平坦成三角形,面積一、四一六平方公里,是高雄市唯一無煙囪工廠、無特種行業存在的行政區,景觀兼具山、河、海、綠地為一體,為本市最優質小而美及最適宜居住的行政區,東面沿著愛河與前金、芩雅區為界,西側以臨港路與鼓山區為鄰,南側隔著高雄港與旗津區遙遙相望。
旗山舊名「蕃薯寮」,傳說係因有一老嫗於路旁結茅寮,售賣蕃薯糊,並為往來行旅歇憩之處,日久聚為村落,遂以之為名。根據史籍記載有關本區的開發,最早記載是在清康熙年間。台灣府誌記載:「羅漢內門(今內門區)、外門田(今旗山區)、北大傑巔社」。光緒十四年行政上改稱太平街
清領時期,鳳山縣治設於本區「埤仔頭」,林爽文之役,經砲火蹂躪之後,始移縣治於陂頭街(今鳳山區),但明鄭、清 領時期,留下來的殘破遺蹟,仍隨處可尋,如文廟、舊城等等,給被譏為「文化沙漠」的高雄,留下一絲的文化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