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原前處理機電整備工程

豐原淨水場初沉池

台中市每日用水量約150萬噸,其中65萬噸由鯉魚潭淨水場支援供應,另外85萬噸就是來自豐原淨水場,但是每逢颱風或豪雨來臨,原水濁度急速升高,只要衝破3,000度,豐原淨水場就得被迫減量出水,超過5,000度甚至必須停水,而且當濁度降回正常值500度後,還需要耗費數天處理清淤工作;有鑑於此,台水公司決定斥資5.2億元,在石岡區食水嵙溪右岸,興建初沉池。

豐原初沉池設計出水量最高可達每日45萬噸,目的就是將濁度動輒高達幾千度的大甲溪原水,先導入初沉池停留沉澱,降低濁度後,再送入豐原淨水場,初沉池於高濁期間降濁供應豐原淨水場原水,濁度恢復後可獨立清淤,不影響豐原淨水場操作,皆能確保豐原淨水場穩定供水。

水量調度情境

配合經濟部水利署之「大安大甲溪水源聯合運用輸水工程計畫」,在大甲溪濁度5,000NTU以下時,初沉池引水進行前處理因應,超過5,000NTU則由大安大甲計畫調配支援達到穩定供水目標。

本工程在濁度50~2,500NTU時,出水量為45萬CMD;濁度2,500~5,000NTU時,因處理能力而減量出水;即濁度5,000NTU以下皆會持續運轉,除清淤及設備維護外,實際使用天數年平均300天以上,符合經濟效益。

前處理機電整備工程

總用地面積3.14公頃,處理能力每日45萬噸,原水濁度2,500 NTU經初步沉澱可降至500 NTU,濁度去除率80%,重力引水至原水加壓設備,經加壓輸送至初步沉澱池及傾斜管沉澱池沉澱後至匯流井送至豐原二場,期間皆以重力方式送水,處理過程達節能減碳之效益。

.最大處理能力每日45萬噸,原水濁度2,500 NTU以下,經沉澱降至500 NTU,可符合現有豐原場之設計能力,增加供水量

.重力引水至原水加壓設備,一次性加壓後經沉澱處理送至豐原二場,均採重力輸送,節能減碳

.不加藥原水處理,大量沉泥可再利用,燒結製磚、水泥原料、道路鋪面材料、回填材料、堆肥及土壤改良劑等,資源再利用,節能減碳

.因應大甲溪原水特性,設置傾斜管沉澱池加速沉澱效率,減少用地面積,處理水量速率提升3~6倍

建置為節能、環保、高處理效率及全台最大無人駐場之前處理設施

工程設計構想

工程特點概要

設施功能簡介

取水口

  • 數量:1處(含2撈污渠道)
  • 尺寸:每1渠道3.1mW×13.0mH
  • 由南幹渠分歧管引水每日45萬噸原水

原水加壓設備

  • 數量:1處
  • 尺寸:加壓站抽水槽29.8mL × 19.4mW × 14.0mH
  • 以加壓方式輸送原水至初步沉澱池

初步沉澱池

  • 數量:4池
  • 尺寸:每一槽體65.8mL × 12mW × 6.5mH
  • 將原水中的砂先行去除

傾斜管沉澱池(A)(B)

  • 數量:(A)8池 (B)3池
  • 尺寸:每一槽體

(A)48.5mL ×8.4mW × 4.92mH

(B)37.5mL × 6.6mW ×4.92mH

  • 以傾斜管進一步去除原水中懸浮顆粒


匯流井

  • 數量:1池
  • 尺寸:每一槽體16.2mL× 16.2mW × 7.1mH
  • 匯集沉澱後的原水以重力送至豐原二場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