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疝氣手術之術後照護衛教
亞東醫院一般外科 趙余俊 醫師
上傳日期:2023/02/10
亞東醫院一般外科 趙余俊 醫師
上傳日期:2023/02/10
腹壁疝氣是指因腹壁肌肉腱膜之結構變薄衰弱而出現間隙,當腹腔內壓力增加時,致使腹腔內臟器沿此薄弱處往外突出。臨床上會於腹壁上發現突起腫塊,可能伴隨局部疼痛、灼熱感等不適。若疝氣內包含之臟器為腸道,則可能引發腸道阻塞及血流灌流受阻等問題,嚴重時可導致腸道壞死及穿孔。因此,當診斷為腹壁疝氣時,無論有無臨床不適症狀,皆應及早就醫進行病情評估及治療介入。
因疝氣之發生為腹壁結構強度變弱且出現間隙,故需要以手術進行補強。目前主流之手術為使用人工網膜進行疝氣修補治療。本院亦提供微創內視鏡之人工網膜修補術式,以減少術後疼痛及改善傷口美觀等優點。
保持傷口清潔乾燥,依醫師指示進行傷口換藥覆蓋,於手術後約 1 週左右至門診由醫師為您進行傷口評估及拆線。
出院後如果有傷口出現紅、腫、熱、痛情形時,請速至醫院就醫。
成人於全身麻醉手術後須禁食 6至8小時,依麻醉醫師之指示進行。待禁食結束及恢復清醒後,請先試喝水,無嘔吐情形,方可進食流質;如未再有嘔吐,即可進食牛奶或固體食物。
建議可以攝取高纖維食物 ( 水果、蔬菜等 ) 並多喝水,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此外,若大便解不出來,應告訴醫護人員。
請採一般正常飲食,如有其他病情需要的話,請依照您醫師的指示,選擇合適的治療飲食。
手術結束後若無頭暈不適,即可採漸進式下床活動。
有咳嗽或打噴嚏時,可將手支托及固定傷口,使用束腹帶,一方面可以減輕疼痛,一方面也可以保護傷口。
在傷口癒合前應盡量避免增加腹壓,因此手術後 1 週可從事輕度工作,6 週內避免劇烈運動,如跑步等,手術後 3 個月內不可以提舉重物、騎腳踏車或其他激烈活動。
出院後6~8週可恢復性生活。
手術後可以試著自解小便,若在 4~ 6 小時無法自行解尿,請告訴醫護人員進行排尿處置。
藥物應按時服用,請定期回門診由醫師為您追蹤。
術後出現持續腹脹、腹痛或發燒時,請告訴醫護人員以進行處置;若病患已出院,請提早回診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