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lvad VPN的中国用户应该不多,网上也很少被推荐,但我觉得这个VPN很值得关注,它有两点很吸引我,首先是支持WireGuard,其次是免邮箱注册,配合比特币支付基本可以做到完全隐身使用。而它目前最大的缺点是速度慢。
免邮箱注册,采用自动生成的数字ID账号
支持现金/线下购买(限国外)/加密货币等高隐私等级的支付方式
5欧每月的简单定价,加密货币支付有10%优惠
支持Split Tunneling(但设备受限,见下文“缺点”)
同时支持WireGuard和OpenVPN,两种模式下均可翻墙(看下文“使用”部分)
支持Kill Switch连接时自动断网
支持多跳连接和Shadowsocks(80/443端口)
连上时共享SOCKS5代理
零日志
使用中国用户的节点位置不够多,目前也就是美国的几个节点好用一点
相对其它一线翻墙VPN,连接速度相对慢,传输速度经测速工具(WireGuard多跳,入口和出口均为美服)检测,有明显差距,且多次测试发现波动较大
路由器必须手动安装
Split Tunneling只支持应用级别,不支持网址级别,且只限Windows/Linux/Android系统,macOS有支持但需手动配置,iOS暂无支持
同时设备限制(5台)
到官网注册账号,点击Generate account number,将生成唯一账户ID,记下这个ID,登陆时要用,生成ID时你已自动登录,将在此状态下进行后续步骤。
点击 Add time to your account,选择尽可能私密难追踪的支付方式:加密货币 > 信用卡,PayPal > 网银汇款,Mullvad VPN也支持现金支付和线下购买。
到这个页面下载客户端,支持64位 Windows 10+,64位 macOS 10.15+,64位 Ubuntu Linux 20.04+/Debian 10+,iOS 12+,Android 8.0+ 等系统,除iOS APP外均可从官网直接下载。
Mullvad VPN两种模式下均能帮你翻墙:
WireGuard模式下开启多跳,连接较稳定,建议首选,速度会受影响,试过不开启多跳,也能连不少节点,但官方客服推荐开启多跳,据说稳定性更好,我们没感觉有多大差别,但多跳连接下的速度的确能明显感觉到更慢。
OpenVPN模式下开启桥接,能连,但连上仍出现某些网站无法打开,相对不太稳定,断线率高。OpenVPN+桥接模式下,每个Mullvad VPN连接可在全球选择任意入口和出口服务器,且可随时更换位置,建议用美国节点,欧洲节点多但延迟偏高,日本香港节点连通率不高。
在设备覆盖,节点质量,连接速度,传输速度等各方面,ExpressVPN都比Mullvad VPN更好。ExpressVPN在中国有庞大用户群,Mullvad VPN目前对中国用户来说还比较陌生小众。Mullvad VPN能做到完全匿名使用,而ExpressVPN注册仍需邮箱,且部分功能依赖邮箱。
到客户端设置面板账号部分查看,或者到支付记录查看,详情。
在客户端配置面板高级页配置为WireGuard多跳模式或OpenVPN自动端口开启桥接,连美国服务器,成功率更高。
尝试更换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通常速度更快,WireGuard模式下速度更快。
连上Mullvad VPN后,可在局域网其它设备上配置其提供的SOCKS5代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