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語學系 林鴻清教授-
本書為第一本由台灣具有實務經驗的聽力學專家與相關臨床人員合著之電生理聽力學中文書籍,內容涵蓋臨床常見之聽性腦幹誘發反應檢查、耳聲傳射檢查、耳蝸電位圖以及其他相關聽覺誘發電位檢查之理論與實務操作;不同於既有的西文圖書,本書包含台灣地區聽力相關人員之觀點與本土臨床案例分析。
-全人教育中心 蔡碧華副教授-
本多媒體英語口說教材內容為學生書寫的英文三芝特色的短文,教師大幅度地修改短文的語句表達和文法,然後安排外國老師錄音,並請工程師將修改後的短文檔案和外國老師錄音檔放上電腦輔助英語發音訓練軟體平台,讓學生上完英文閱讀教科書的進度後,跟外國老師的讀音和語調練習自己寫的有關三芝的短文朗讀,連結學習者所在地區的特色,學生的短文寫作也可以將三芝的人文藝術推廣出去。
-全人教育中心 蔡碧華副教授-
本影音串流教材錄製的內容配合學生的閱讀教材Flow 3 課本(台北市敦煌書局),教學目標主要提升護理系學生閱讀能力,讓他們深入學習文章主旨,各段架構(例如,主題句、支持句結論句),了解並討論現今社會議題,例如,時尚的影響和強迫症。
-護理學系 余珮蓉助理教授 、 詹瑞君講師-
以遠距教學、數位化課程等,增加學生多元之學習機會,提供學生良好的學習與成長環境,能運用各種解剖標本、模型及電腦多媒體解剖教材於自我學習;將學校自行採購的模型製作成影片連結於數位教學平台:整個解剖學的課程包含正課與實驗,學生可以利用影片做為課前預習,進而提升學習效果,實驗課程後更能掌握內容並且記憶深刻。
-醫學系 邱美妙講師-
教材符合校級學習政策,同時也符合解剖學課程目標,本教材將學校自行採購的模型、人體切片與腦切片製作成影片連結於數位教學平台,提供學生隨時隨地觀看影片,以及擁有校園著作權教學合理的特性。
實地解剖學與神經解剖學實驗是重要的基礎醫學課程,學生可以利用影片做為課程的課前預習與課後複習,進而提升課程的學習效果。
-護理學系 陳貞蓉副教授-
自主學習數位教材的創新設計,能提供更具參與性的學習體驗,為學生提供互動的機會,以及類似實境世界體驗的新學習環境;讓學生重拾學習的主動權,自主學習數位教材將我們老師平常在握的教學權力如出題、評分、授課,部分下放給學生,學生就會覺得自己對學習有更多的主導權,也對於課程的學習更有動機、更有興趣,提升學習信心及教學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