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刊年月/Date of Publishing
1983.06
所屬卷期/Vol. & No. 第13卷第2期 Vol. 13, No. 2
類型/Type 研究論文 Research Article
出刊年月/Date of Publishing
1983.06
所屬卷期/Vol. & No. 第13卷第2期 Vol. 13, No. 2
類型/Type 研究論文 Research Article
篇名/Title
John Barth as a Builder of Fictional Funhouses: A Study of “Lost in the Funhouse”
小說歡樂宮之營建者約翰.巴爾斯:〈迷失在歡樂宮裡〉之研究
作者/Author
余玉照 Yuh-Chao Yu
頁碼/Pagination
pp. 75-101
摘要
本文主旨在於深入分析約翰.巴爾斯所著短篇名作〈迷失在歡樂宮裡〉之特色,藉以闡述巴氏為何及如何營建其獨特的小說歡樂宮。因爲呈現於這篇作品中的歡樂宮意象,與巴氏對一般文學及小說創作藝術的一些基本觀念之間,有著有趣的關聯性,所以這篇作品的分析當能有助於增進吾人對巴氏文學成就之認識。透過此項研究,我們發現這篇作品,在哲學與美學意義上,已反映出巴氏對典型小說歡樂宮的一種靈視。巴氏將男主角安柏樂斯在馬利蘭州海洋城一日遊所體驗的種種性與文藝方面之困惑,加以非寫實的戲劇化,從而將其特殊靈視生動地表現出來。整體觀之,這篇作品的成功不僅可以歸因於安柏樂斯啓蒙題材本身的特殊性,而且可以歸因於作者為顯示其「小說乃是一種巧藝」的觀念,所使用的富於高度實驗性之敍事技巧。
巴氏顯然是一位具有高度創新能力的小說家,他在其所謂「枯竭文學」的啓示下,亟欲創造一種藝術上的勝利。因此,他在營建奇異的小說歡樂宮時,運用了許多突破傳統的技巧,尤以作者觀點之侵入以及對小說創作過程及傳統法則之評論,最爲顯著。
總之,這篇小說可視爲巴氏審美觀及人生觀的「客觀投影」,因此,歡樂宮意象充滿了象徵意義。作爲一個人工營造的巧藝品,它看來有如萬花筒一般多采多姿,敎人喜悅卻又令人迷惑。根據本文分析,可知巴氏乃是一位嚴肅而又熟練的小說歡樂宮之戲法師。
Abstract
--
關鍵字/Key Word
--
DOI
--
學門分類/Subject
文學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