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刊年月/Date of Publishing
1979.12
所屬卷期/Vol. & No. 第9卷第4期 Vol. 9, No. 4
類型/Type 研究論文 Research Article
出刊年月/Date of Publishing
1979.12
所屬卷期/Vol. & No. 第9卷第4期 Vol. 9, No. 4
類型/Type 研究論文 Research Article
篇名/Title
The American Protestant Missionary Movement in China: 1827-1839
美國新教在華傳教運動:1827-1839
作者/Author
張格物 Murray A. Rubinstein
頁碼/Pagination
pp. 45-79
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美國新敎在華傳敎事業的起源與發展。作者首先考察了美國宣道理事會早期在傳敎方面的拓荒努力。1810年,美國國外宜道理事會創立了中國傳敎團,時約當俗稱第二次大覺醒的福音激變後十年。這個組織的成員包括保守的敎士與外行人,他們分別代表長老會、公理會及荷蘭新敎派。理事會的執行委員會徵召了一批敎士與外行人,派送到海外傳敎。所有傳敎機構皆由委員會所控制,而傳敎事業所需的經費與宣傳也由委員會支持。在早期的傳敎事業中,宣道理事會及其傳敎團自創了一套簡單而又適用的神學理論,其敎義有四:千福年思想、主動行善、耶穌最後命令、異敎徒在毀滅中。本文第一部份結尾則專論宣道理事會派團來華的原因。
本文第二部份檢討的是傳敎士在華南一帶的工作情形。每一位傳敎士都有其個人背景,而其才華也多能在個別的任務中有所發揮。傳敎士同時也是訓練有素的觀察者,他們對中國的整體觀感,影響西方對中國的看法,可謂至深且鉕。他們把中國描繪成一個山河秀麗的偉大國度,人民開化,可惜都是墮落的異敎徒。治理這些人民的是一群飽讀詩書而又通達人情的精英份子,而統治他們的則是一個專制的王朝。傳敎士在中國並未享法律地位,他們只能在廣州這個窗口觀看中國,而在觀看中苦待這個天子之國能夠無限地開放給基督敎。就在1830年至1839年間,他們創立了正式的傳敎組織,建立了敎堂;此外,他們還學習中文,投身於街頭傳敎,撰寫宗敎小冊子,在自己的報紙上發表文章,然後分發給廣州市民。他們還設立診所、醫院,最後甚至於創辦學校。傳敎士也擔任了早期的駐華觀察員,他們在雜誌與著作中,討論中國的過去,報導廣州的生活與日常發生的一切。
本文結論指出,美國宣道理事會確曾為未來更大規模的基督敎在華傳敎事業,立下篳路藍縷的功勳,但在開荒拓路的當兒,也不幸埋下了日後誤會與文化衝突的種子。
Abstract
--
關鍵字/Key Word
--
DOI
--
學門分類/Subject
史學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