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刊年月/Date of Publishing
1980.09
所屬卷期/Vol. & No. 第10卷第3期 Vol. 10, No. 3
類型/Type 研究論文 Research Article
出刊年月/Date of Publishing
1980.09
所屬卷期/Vol. & No. 第10卷第3期 Vol. 10, No. 3
類型/Type 研究論文 Research Article
篇名/Title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Early American Images of China
美國早期對華看法
作者/Author
郝延平 Yen-p'ing Hao
頁碼/Pagination
pp. 47-58
摘要
這一組論美國早期對華看法的文章,原先是在1978年12月28日美國歷史學會在舊金山舉行的年會中所宣讀的論文;其後由各作者修訂增補,送請《美國研究》發表。這一組論文,在時間上來說,包括了由十八世紀的殖民時代到十九世紀中葉的南北戰爭,是一段不算短的時期;就內容而論,牽涉到藝術、商業和宗教各方面,可謂相當廣泛。
第一篇論文就藝術立論,檢討北美在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初葉對中國所持的浪漫主義式的態度,評估中國裝飾藝術 (包括繪畫、瓷器、絲織品、建築、庭院設計等) 對此一態度之形成,扮演何種角色。第二篇指出商業對美國外交政策之釐訂,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一般研究美國外交史的學者,多從官方資料入手;其實,商業方面的材料,也極為重要,尤以早期中美關係為然。第三篇討論美國在華傳教士在1830年至1860年間對其本國的影響。教會為了要便於在美國民間募款,乃將原先浪漫的而蛻變到悲憫的、甚至輕蔑的了。
在第四篇的評論中,我除了比較這三篇文章的異同之外,並指出此一態度的轉變和一般歷史發展趨勢之間的關係。我們知道,十八世紀的西方,受啟蒙思潮的薰陶,仰慕中國的現世主義 (secularism) 和理性主義,於是美國乃輕而易舉地經由中國裝飾藝術為媒介,對中國油然興起浪漫而理想的映象。迨十九世紀,歐美輕工業革命的衝擊,自由經濟學說與社會達爾文主義,風起雲湧;中國的政治獨裁和進步觀念之缺如,乃受到譏評。就宗敎而言,美國由革命後自然神敎 (deism) 漸變爲狹義的保守主義。思潮方面,奴隸制度的爭論和所謂「科學的種族主義」的衍生,都使美國對華人的早期移民,抱着一種抗拒的態度。同時,滿清由十八世紀乾隆的盛世到十九世紀初葉嘉、道的式微,也使在華美人,耳目爲之一變。此等歷史大勢,就美國對華映象之轉變而論,在在都有深遠的影響。至於美國大眾傳播工具的革新,例如新式報紙的風行和照像技術的應用等,倒是居於次要的地位了。
Abstract
--
關鍵字/Key Word
--
DOI
--
學門分類/Subject
史學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