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刊年月/Date of Publishing
1980.09
所屬卷期/Vol. & No. 第10卷第3期 Vol. 10, No. 3
類型/Type 研究論文 Research Article
出刊年月/Date of Publishing
1980.09
所屬卷期/Vol. & No. 第10卷第3期 Vol. 10, No. 3
類型/Type 研究論文 Research Article
篇名/Title
The Missionary as Observer and Image Maker: Samuel Wells Williams and the Chinese
薩繆爾.威爾斯.威廉士在中國:傳教士、觀察家以及形像締造者
作者/Author
張格物 Murray A. Rubinstein
頁碼/Pagination
pp. 31-45
摘要
薩繆爾.威爾斯.威廉士是一位傳敎士、外交家和對中國有硏究的學者。他於1833年抵逹廣州,擔任美國敎會的印刷工作,直到四十多年後才離開中國。在這四十多年中,他曾先後從事過出版、翻譯、形像締造、條約談判以及語言研究的工作。
威廉士在抵逹廣州後即跟隨中國人學習中文,進步甚快。他不僅能與一般民眾交談,也開始涉獵中國的古典文學、政府公報以及地方報紙。他在語言方面的天份,對他以後的一生有莫大的影響。由於他對中國語文及事物有深刻的了解,威廉士後來成為西方商人及美國外交官與中國人之間溝通的不可或缺的橋樑。
威廉士在1844年離開中國,返美結婚並在美國從事演講及著作。後來他根據講稿寫成了一部名叫《中華帝國》(The Middle Kingdom) 的書。不久他又帶著新婚妻子再回到廣州,從事敎會印刷、翻譯及編輯的工作。除了中文之外,威廉士也通曉日文,因此在1853-1854年海軍提督培理率艦叩開日本 門戶時,威廉士曾隨同培理前往日本擔任譯員,並與培理結成好友。後來在培理推薦下,美國政府任命威廉士爲美國駐中國公使館的秘書,從此展開了他的外交生涯。威廉士一直到1876年才離開中國,返美後在耶魯大學擔任中國語言及文學的敎授。本文的目的即在探討威廉士如何從一個傳敎士而成為一位對中國文化有深刻體認,進而爲其辯護的學者。
Abstract
--
關鍵字/Key Word
--
DOI
--
學門分類/Subject
史學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