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刊年月/Date of Publishing
1980.09
所屬卷期/Vol. & No. 第10卷第3期 Vol. 10, No. 3
類型/Type 研究論文 Research Article
出刊年月/Date of Publishing
1980.09
所屬卷期/Vol. & No. 第10卷第3期 Vol. 10, No. 3
類型/Type 研究論文 Research Article
篇名/Title
The Commercial Origins of American China Policy, 1784-1844
美國對華政策的商業根源:1784年─1844年間的中美關係
作者/Author
唐傑士 Jacques M. Downs
頁碼/Pagination
pp. 15-30
摘要
十八、十九世紀間美國的駐華代表多爲商業領事,因此,商業檔案在研究美國早期對華外交史上是極爲重要的。一般而言,當時美國在與外國建立官方關係時,商人的個人政策,往往就是國務院的政策。可見這些商人的態度與行動,對美國的外交政策有多大的影響。
本文試以美國對華貿易爲例,詳論商業規範與鴉片交易所含的價值觀,如何影響美國人對中國人的看法以及十九世紀末葉的商業倫理。大抵來說,當時的美國商人多數是以營利爲目的。他們往往把生意擺在榮譽、法律、道德與愛國心之上。種種跡象說明,當時的商業發展實在令人憂心,我們看到早期鴉片商人的非法行動已逐漸升高到後期鐵路及紡織管理人員的反社會行為了。本文指出,毒品的交易後來產生了一連串的不良後果,包括對買主及中國政府的惡意鄙視。不過在另一方面,某些惡名昭彰的鴉片販子卻在鴉片戰爭中同情中國人。筆者認爲這種反應有兩種解釋,一是基於人類的同情心;二是受了美國反帝國主義革命倫理的影響。因此這些鴉片販子的身分是很矛盾的,他們一方面似乎在發揮美國的利他思想,另一方面卻又是兩國友誼的絆腳石。
鴉片也是早期中美關係的試金石。早期兩國之間在廣州時有爭執,其中大多與鴉片販子有關;而藥物運輸的糾紛也使兩國人民漸漸疏遠。本文同時認為,早在鴉片戰爭開始之前,鴉片就已打開了中國的商業門戶,而且還為後來中英兩國之間的紛爭埋下了導火線。
由此可見利用商業檔案,在研究美國早期對華外交史上, 頗能予人耳目一新。而美國外交史家卻大多忽略了這一點,實在可惜。
Abstract
--
關鍵字/Key Word
--
DOI
--
學門分類/Subject
史學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