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線電話 (Tel):03-4267348 #34348
傳真電話 (Fax) : 03-4254501
Email : cjtseng@cc.ncu.edu.tw
學歷(Education) :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 機械工程博士 Ph.D.,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經歷(Experience) :
Associate Editor, Journal of Energy Engineering, ASCE (2012.10~ )
Guest Edit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7)
Editorial Board (Energy area), 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2012.06~ )
特聘教授 NCU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2017.01~ )
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理事長 (President,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of Taiwan) (2018~ )
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理事 (Board Member,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of Taiwan) (2014~ )
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學會理事長(President, Taiwan Association for Hydrogen Energy and Fuel Cell)(2019.11~)
台灣氫能產業發展聯盟 副理事長 (Vice President, Taiwan Association for Hydrogen Industry Advancement) (2018~)
科技部工程司複審委員 (Review Committee Member,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
教育部公費留學審議會委員 (Committee member of Government Sponsorship for Overseas Study,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18~)
中華民國電機工程國家標準技術委員、氫能與燃料電池分組委員會主席 (Chair, Hydrogen Energy and Fuel Cell Subcommittee, National Standards Technical Committees) (2017.08~)
考試院考選部高考典試委員 Members of the Board of Examiners for Senior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Ministry of Examination
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秘書長 (General Secretary,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of Taiwan) (2010.04~2014.03 )
日本通產省新能源暨產業技術總合開發機構研究員 [Researcher, New Energy and Indust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NEDO), Japan] (1995~1998)
本聯盟計畫主持人曾重仁教授目前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過去研究專注於氫能與燃料電池,研究成果效益已顯著展現,在相關研究領域相繼發表國際學術期刊約七十餘篇,其中多數刊載於所屬領域排名前20%的學術期刊,並有十餘項專利申請及多場國際學術會議邀請演講,並擔任多項國際期刊審查委員及科技部、工研院、核能所與台經院等多項專題計畫主持人。
應現今綠能趨勢可能造成的能源穩定問題,儲能裝置在台灣電力系統中的調節功能更顯重要,特別是具有短時與中時儲存的新儲能技術,在電力架構中可達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對於緩衝電網負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因此儲能元件、儲能材料、與儲能系統設計也需要更多的廠商與人才投入。
本聯盟將結合學界燃料電池、鋰離子電池、及超級電容三方面的專家,成立『儲能技術研發與服務產學聯盟(Industry-Academia Consortium for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Service)』,聯盟的服務對象為國內儲能系統相關產業,包含儲能技術開發與供應端廠商以及儲能技術客戶端之廠商,核心技術項目涵蓋燃料電池與電解電池材料開發、電池性能檢測、鋰離子電池與超電容元件、石墨烯能源材料應用、太陽能產氫等新一代儲能技術,本計畫團隊過去與相關廠商在合作開發多項前瞻儲能技術上已有實質績效,而本聯盟的成立將可有效率提供產業技術諮詢服務與人才培訓,相關廠商亦可利用本平台尋找相對應之核心技術,大幅縮短研發時程以降低成本,加速關鍵儲能技術擴散以進入商品化階段,同時發掘適合投入儲能領域的相關傳統產業,協助廠商轉型投入能源產業。此外,透過本聯盟可協助廠商進行產業未來動態與發展方向之資料收集,並成立社群即時分享最新產業動態與新知,並協助廠商在交流過程中開拓協力廠商與利基市場,透過上下游的配搭,使儲能技術在台灣綠能架構的整體應用更為完整,促進國內儲能相關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