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花說粵

<風花說粵> 是黃老師執筆,2011-2015年刊登於新報粵劇版的專欄文章。

文章中簡單地、清晰地詳談和分享唱、賞粵曲之心得。

第一章 : 曲詞如何用聲音去表達情意

戲如人生,我們唱戲的人,為生活也好,為興趣也好,都是唱盡人生百態,喜、怒、哀、樂透過我們的歌聲去傳遞。我常跟學生們去分享:曲詞如何用聲音去表達情意。

劇作家、編曲家把劇情、人物、曲詞寫出來了,劇中人物的誕生背景、情緒、場合等等,俱是我們戲曲演員必須了解及理解的重要環節,例如同以「花」作中心或道具:<夢斷香銷四十年>的「斷腸紅」、<再世紅梅記> 的「梅花」、 <蝶影紅梨記>的「紅梨花」等等。 當中的各個劇中人物拈花、看花、品評的心情各有變化,唱詞表達時,聲音如何塑造角色,實在需要時日的揣摩及磨鍊。

「口中有曲,心中無意」、「曲中有詞,聲韻不辨」都是曲藝演唱的大忌。

「曲」是內容,「意」是情意,「詞」是文字,「聲韻」是字音組合。我鼓勵唱曲的朋友花一點時間去認識廣州字音中「聲母」和「韻母」的構造。最簡單莫如一本粵音字典已可解決。

「聲母」是吐字的骨,「韻母」是行腔的肉,骨肉相連才得有發聲的基礎,加上氣度的配合、聲音位置的運用,才能字正腔圓地為觀眾獻上美妙動聽的歌聲。

第二章 : <梆子>和<二簧>

梆子和二簧簡稱梆簧,又叫板腔,是粵曲唱腔裡最原始的體系,其他還有歌謠體系、唸白體系、牌子體系、雜曲(小曲)體系、敲擊體系等。各個體系裡又再分不同的曲式,我們先看看梆簧,最常用的:

單看表列,唱粵曲的朋友也許會覺得,有些名稱似乎與曲本裡常見的不一樣,原因是表列的是原名,而一般曲本內的慣用俗名,我們可以了解一下,舉例如下:

  • 梆子首板---士工首板 / 首板

  • 梆子中板---士工中板 / 中板

  • 梆子慢板---士工慢板

  • 二簧首板---合尺首板

  • 二簧慢板---二簧 / 二王

  • 二簧流水板---二流

  • 梆子滾花---士工滾花

  • 二簧滾花---合尺滾花 / 合尺花

我們從古本曲 (八大曲),或在一些家傳戶曉的舊曲,例如薛覺先的《胡不歸慰妻》、《西廂待月》等等,曲裡都只見到梆簧的曲式,沒有小曲的存在,可見原始的粵曲是以梆簧為主幹的,小曲是1920年代後逐漸加入在粵曲音樂裡,豐富了旋律性,起了一種點綴的作用。1950年代唐滌生的作品,任白多套戲寶的主題曲都有創作或發掘了很好的新小曲,但以整套戲來說,小曲與梆簧的比例,當然是梆簧為主。行內人常說,不懂唱梆簧,即等於不懂唱粵曲。我鼓勵業餘的唱者也應以此作標準,不要只在卡拉OK學會唱幾段小曲,就以為懂唱粵曲了,嘗試多唱梆簧才好。

初學者怕唱梆簧是可以理解的,原因是梆簧實在複雜,以調式來說,有正綫、反綫和乙反之分;論聲喉之別,又分平喉、子喉和大喉;論文字句格,又可分七字句、八字句、十字句、長句等等。還有根據字的押韻和調聲,去學懂分辨曲詞句格的上句和下句。開口唱又要有慢、爽、快的各種速度……等等。話雖如此,凡事都有方法,有依歸的,一理通,百理明,邊唱邊學邊理解,最緊要的是「有心人」啊!


第三章 : 文字調聲和押韻

對粵曲創作者來說,除了必須認識梆黃唱腔、句格、音律外,尤其重要的基本功,是必須懂得文字調聲和押韻。

粵曲的唱詞講究句法的運用,一句上句接着一句下句,周而復始,組合成一段或一首唱詞。學寫與學唱者,首先要懂得分辨上下句,而上下句是根據每句唱詞最尾的一個字的聲來區分的。上句的尾字一定是仄聲字,下句的尾字必定是平聲字。所以,準確認識及區分一個字屬於平聲還是仄聲,才能分辨上句或下句。

我國的文字讀音,每一個字都有一定的聲調。所謂「聲調」,是指聲音的高、低、上昇、下降,還有發音時值的長短。就憑這聲調來區分一個字屬平聲或屬仄聲字。

粵語發聲共有九個聲調,合為九聲如下:

聲調 陰平 陰上 陰去 陽平 陽上 陽去 陰入 中入 陽入

例字

上表其中陰平和陽平是平聲字,其它聲調都屬仄聲字,有的聲調是有聲無字的。一般寫曲,唱曲只要分清平、仄兩大類就解決問題了。

粵曲唱詞的體裁屬韻文體,唱詞必須押韻,同一首曲或同一場戲習慣使用一韻到底。用韻得當,能使作品內容表達得更好,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初學者往往對用韻感到吃力,必須要增廣認識及記憶不同的聲韻,粵語聲韻共有五十多轍,實際上常用於粵曲上的只有二十多轍。

什麼是「韻」呢?怎樣「押韻」呢?必須先弄清楚,「韻」與「押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先說「韻」,本國每一文字都是由一個聲母和一個韻母組合而成的。而「韻」只與韻母有關,與聲母是沒有關系的。同音字或讀音相近的字都是同韻的,例如:鍾、腫、種、窮、共同屬《農工》韻;唱、搶、強、彊、將同屬《強彊》韻等等。

由於粵曲唱詞的用韻較寛,有時會把字數較少但較接近的不同韻歸併起來使用。粵曲常用的韻部:依時部、康庄部、田邊部、勞高部、闌珊部、英明部、農工部、消遙部、裁開部等等……。

至於「押韻」的意思,就是在粵曲唱詞裡,把同韻的字按句格有規律地放在句字的末尾,使其產生和諧的音樂感和音韻,由於押韻的字位於唱詞的末尾,所以可稱為「韻腳」或「押韻」。